拟行路难·其六。南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抗议人生的哀歌,此诗较之《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参考资料:
1、《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761-762页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冬日出郊二首。宋代。王之道。覆块青青麦欲齐,田家篱落枯冈西。岁饥冬暖聊相补,抉藕归来饷莱妻。
春暮得陈周书书却寄。明代。黎玉书。江乡烟月暂徘徊,春尽杨花几度开。白鹿山中劳别梦,仙羊城上带书来。拂衣寒色过蓬鬓,顾影离情别酒杯。一字逢人难寄汝,薜萝容易为君裁。
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元代。艾性夫。担夫勇似踏槐忙,卫卒严於夹棘防。千古文章成画饼,万人场屋忽敖仓。籍存尚或思班爵,礼废宁容并去羊。立尽斜阳还独笑,功名自古梦黄粱。
送崔学士赴东川。唐代。薛能。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导骑已多行剑阁,亲军全到近绵州。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
閒坐。明代。吕福。晴光来满院,树影入层墀。洗砚磨新墨,拈毫改旧诗。一花才隐约,双蝶正差池。坐到斜阳晚,林梢月上时。
杂兴五首。元代。艾性夫。孤凤不食粟,举世无琳琅。渴去饮湘水,饥来卧首阳。云天迟羽翼,岁晚饱风霜。栖栖岂不苦,羞与燕雀翔。安得九成乐,来仪薰风郎。
友人官满。宋代。陈郁。三年官满冰霜洁,一日春回宇宙宽。曾向厅前种杨格,绿阴留与后人看。
自赞。宋代。释如净。乌龟壳空索索,打一钻响剥剥。也是张拳嚇野狐,描邈出来增丑恶。虽然三十年后,只管有人卜度。突出娑婆世界,一枚真个村头。行脚都无用处,推倒只好做牛。钉双角,插条尾,绿杨芳草春风里。可杀有力会耕田,卖与阎王还饭钱。不然掣电几先喫,痛拳无明业识幢。竖起漫天黑,一句不相当。拳头飞霹雳,咦,老婆心切血滴滴。
冰解舟发。明代。薛瑄。春冰涣然释,春流复溶溶。解缆盂城驿,百尺牵东风。连翩大舸来,峨峨挂飞篷。登舻恣春览,烟华正濛濛。泽国旷无际,重湖渺难穷。渐觉高邮北,行及广陵东。所过足清眺,舟人莫匆匆。
挽淮东丘升抚干。宋代。刘克庄。子美曼卿流,远携书剑游。惜攀丹桂晚,勇赴白檀秋。尚喜前筹壮,聊纾左衽忧。时危奇士夭,无泪可供愁。
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明代。吴兆。湖月忽来照,萧然水树明。棹沿堤影直,星过浦光横。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前程何处泊,鸡唱是盂城。
壬辰天申节赴平江锡燕因怀去年以侍臣摄事捧御杯殿上赋二小诗 其二。宋代。范成大。天中伞动玉舆来,万岁三声彻九街。想见牙床当殿过,舜裳云委拜尧阶。
寄呈苍梧黄卧庵刺史。明代。何巩道。郡城山色接长河,五马翩翩动玉珂。独典大邦黄绶贵,下交穷谷布衣多。比邻久达舟车路,入国先闻女士歌。愿受一尘江树里,绕门秋水尽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