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朗读

《拟行路难》是南北朝时期鲍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
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
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
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
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
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
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
难尽此曲令君忤。

诗词中文译文:

你是否看到了那些干枯的植物穿过阶梯庭院?
何时才能重新长出绿叶,延续旧茎的生命?

你是否看到了那些已逝去的灵魂得到祭祀?
何时才能有人倾杯,将壶中酒一饮而尽?

你应该看到这些,唤起忧思。
宁愿与时人争夺,而不是追及过去。
人生短暂,犹如一道瞬息即逝的电光。
年华盛世,伟大的品德何时才能展现?

只要使自己的意志保持高尚。
美酒佳肴相互陪伴,共同享受。
将这种心境从早晨延续到夜晚。
差距越大,失去的忧虑会消散,烦恼会减少。

为什么要陷入忧愁,无法摆脱?
难以尽情演唱这首曲子,让你为之不悦。

诗意和赏析:

《拟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人事如电、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枯箨走阶庭、亡灵蒙享祀等形象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已故的人们的怀念与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倡导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真正有意义的事物,与时人争夺,不被过去所束缚。

诗人通过对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的描绘,表达了对享受人生、追求美好的态度。他提倡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地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与朋友共享美酒佳肴,从早晨到夜晚延续这种快乐的心境。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以减少失去的忧虑和烦恼,消除对生命短暂的恐惧。

最后两句“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心境的无奈和无法言尽的苦闷。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可能与他人不同,因此难以完全表达出来,引起他人的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意义深远的事物。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朗读
()

猜你喜欢

绝岭高无极,林昏尚独攀。乱云孤客路,落日故州山。

古道谁庐旅,荒亭少抱关。蛮音殊不辨,远火翠微间。

()

金风素秋。露华暗浮。天光夜色幽幽。挂凉蟾一钩。

芙蓉太柔。木犀更幽。白头同宿枝头。笑鸳鸯逐流。

()

一卷别南中,孤帆自归去。文飞鹤拓云,墨染且兰树。

丈夫行万里,投分各有遇。明发著莱衣,未肯朱门住。

()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

牧童驱犊过前溪,我忆当时锦障泥。牛背马蹄都一梦,前山那复问高低。

()

经旬磴道窘跻攀,雨雨风风未暂闲。一径遥连鱼腹国,群峰环赴虎牙关。

承平戍卒投戈戟,丰稔村姑高髻鬟。偶向荆门回首望,不知身入万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