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朗读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司空图的诗作,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
由道反气,处得易狂。
天风浪浪,海风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和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诗人以观照自然界为切入点,描述了物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的力量。"观化匪禁"表明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不受限制,大荒吞噬万物,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力量。

"由道反气,处得易狂"揭示了在自然界的秩序中,通过追随道的原则,可以逆转逆境,获得自在的境界。这里的"易狂"意味着超越常态的狂放和自由。

"天风浪浪,海风苍苍"描绘了天空和海洋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和雄浑。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表达了一种真实的力量充满整个世界,万象皆在其旁边,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观。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以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象征,表达了先天和后天的力量相结合,预示着作者的追求和抱负。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描绘了黎明时六只巨龟的奔腾,象征着作者在追求自由和卓越的过程中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和内在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追求自由、超越常态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生的境界相联系,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深邃而富有启迪性,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朗读
()

猜你喜欢

祖道还如昨,芳年已暗过。离群春梦少,卧病雨声多。

暝雪黔山路,条风汉水波。相思逐归雁,先尔渡黄河。

()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

益部寻图像,先褒李巨游。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忆自黄皇腊,经今白帝秋。井蛙分骇浪,嵎虎拒岩幽。

()

涧水成周宅,邙山汉代京。三川通地络,鹑火叶星精。

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东门迎九鼎,北阙望玑衡。

()

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

()

十三塔级最初乘,老去风怀试一凭。百万虫沙销浩劫,九天鸾鹤拥高层。

蓬莱东海思员峤,松柏西山感孝陵。可有高岑诗句在,逢场作剧我犹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