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 九

吴门 九朗读

这首诗词《吴门九》是苏曼殊所作,描写了一个平原上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一位山僧在垂虹亭外的柳波桥上吟诵《大招》的情景。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平原落日马萧萧,
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
垂虹亭外柳波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平原上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凄美的感觉。"平原落日马萧萧"表达了夕阳下马匹的孤寂凄凉,似乎在平原上回荡着萧萧的声音。接下来,"剩有山僧赋《大招》"描绘了一位山僧在这个凄绝之地吟诵《大招》。这里的"剩有"意味着其他人已经离去,只有这位山僧留在此地,他的吟诵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和诗意。

诗的最后两句,"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叹。"最是令人凄绝处"表达了整个景色的凄美之处,似乎在这个地方达到了一种令人心碎的境地。"垂虹亭外柳波桥"则是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给人一种幽静、优美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凄绝和美丽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晚霞映照下的平原景色,通过对马匹声音、山僧吟诵和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美、宁静和思索的情感。这首诗词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让人沉浸在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思考之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朗读
()

猜你喜欢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

十二雕栏倚碧城,好拈彩管理芳情。枇杷门巷银镫影,杨柳亭台玉笛声。

昨夜星辰何黯淡,当年云雨不分明。茂陵久抱相如渴,香茗盈瓯为解酲。

()

鞭哨青骡,村投白兔。不寒不暖飘秋雨。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逢人先问丁家埠。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

胜流坐对即空山,未碍梅花笑任还。风雨杂陈今昔梦,松筠长护死生关。

珠川空写何年泪,玉竹犹分一样斑。此去相思无远近,曹溪元不隔人间。

()

清旭笼云暖气含,远山如黛水如蓝。啼鸠到处青桑垄,乳鸭谁家碧柳潭。

公子醉鞭金勒骑,佳人笑摘野花簪。春光骀荡东风缓,蜂蝶悠扬晚更憨。

()

怀人望溪云,云飞渡溪去。云去无还期,之子渺何处。

寒花谢遥汀,暝烟敛高树。念往悲时序,感物伤情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