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朗读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是清代顾炎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露下空林百草残,
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
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
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
欲访遗书远道难。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吴炎和潘柽两位忠贞的士人而写的。吴炎和潘柽都是文人,他们在一次战乱中牺牲了。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深怀念和悼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枯草残花、凄凉景象开篇,描绘了战乱过后的凄凉景象。露水下滴,空林中草木残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作者表达了他在风中临风哭泣的悲伤之情,用椒兰来奠告逝者,表达了他对吴炎和潘柽的哀思。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吴炎和潘柽的牺牲之处。"韭溪血化幽泉碧"是指他们的鲜血流入了幽深的泉水,泉水变得碧绿,象征他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蒿里魂归白日寒"表达了他们的灵魂在寒冷的白日中归去,意味着他们的英名和精神将永远留存。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吴炎和潘柽的卓越品质和功绩。"一代文章亡左马"指的是吴炎,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离世使文学界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才。"千秋仁义在吴潘"指的是潘柽,他是一位有仁义之名的忠臣,他的仁义精神将流传千秋。

最后两句表达了悼念者的遭遇和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巫招虞殡俱零落"表示悼念的仪式已经结束,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乡,散落一地。"欲访遗书远道难"表达了悼念者想要寻找逝者的遗书,但由于路途遥远而困难重重。

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景象和深沉的悲伤情感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吴炎和潘柽的悼念和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诗词展示了作者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忠诚精神的崇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朗读
()

猜你喜欢

扬帆十日,正天风吹绿,江南万树。遥望灵岩山下气,识有仙才人住。

一代词清,十年心折,闺阁无前古。兰霏玉映,风神消我尘土。

()

小小腮唇。细细腰身。合怜怜、翻唤般般丑,一心心斗草,约虫虫伴,住住红轮。

秀秀残蛾双绿,山山远、盼真真。学香香、扇底轻轻啭,待星期七七,莲莲池上,事事宜人。

()

玉殿班齐捧御筵,千官歌祝算绵延。筹添甲子逢初度,椿纪干支庆永年。

远贡越裳重九译,来朝绛节会群仙。更张内宴帘高卷,叠奏云韶响彻天。

()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

薄暮鸣蝉歇,松涛响曲廊。清阴生殿阁,霁色映林塘。

皎洁银河近,迢遥玉漏长。波飘菰米滑,风动藕花香。

()

明昌捺钵似坻平,水草丰时骆橐生。一抹微云山翠外,舂锄依旧劝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