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朗读

《醉落魄/一斛珠》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胡铨。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年强半。
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
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
浩歌箕踞巾聊岸。
酒欲醒时,兴在庐仝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醉落魄》,又称《一斛珠》。诗中表达了作者胡铨醉酒颠狂的心境和情感。

第一句“百年强半”暗示了诗人已经度过了大半个百年人生,意味着他已经到了人生的后期阶段。接着,诗句提到“高秋犹在天南畔”,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秋天的喜爱。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传递出一种忧伤和无奈的情绪。黄花乱飞暗示着时光流逝,而“银蟾”指的是明月,意味着美好的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作者感到悔恨和沮丧,因此寻求同样痛苦的人来共度时光。

下面的两句“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表达了作者对酒和诗的钟爱。他欢迎与他一样狂放不羁的人来共同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快乐。诗中的“羽觞”是指酒杯,表示诗人已经拿到了酒杯,而无需再计较酒量的多少。

最后两句“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庐仝碗”描绘了作者醉酒后的状态。他自由自在地唱着歌,坐在岸边,箕踞而坐,享受着醉酒带来的愉悦。当酒意渐渐消退时,他的兴致转移到了名叫庐仝的碗(可能是指另一种酒器),意味着他对酒的向往和追求依然没有停止。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醉酒状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胡铨朗读
()

猜你喜欢

少睡宜眠晚,停舟眺夜阑。鸡鸣彭泽县,月照小孤山。

浩渺云林外,飘摇风水间。遥知冰署内,坐话客途艰。

()

笑栖香,从来苑废台荒。忆侯门、繁华何在,分明梦觉黄梁。

便经营、乌衣逆旅,只收藏、半榻缥缃。未许容愁,岂能容膝,药阑花榭懒商量。

()

昨过河东望首阳,空山烟霭尚苍苍。传闻高士燕中返,料理床头皂荚囊。

()

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

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

()

行人愁向汝州来,前月西鸦禁不开。吊古莫言秦法峻,鸡鸣曾放孟尝回。

()

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

茶烟里,浑似冷云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