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朗读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汴京(即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和其中的一段历史故事。

诗中的第一句话"辇毂繁华事可伤"表达了作者对汴京繁华景象的感慨。"辇毂"指的是皇帝的马车,"繁华事"指的是繁忙的政务和朝廷的兴衰。作者认为这些繁华的事物令人感到伤感,暗示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不安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师师重老过湖湘"涉及到历史故事。"师师"指的是宋徽宗,他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俘虏,被迫经过湖湘地区。这里的"重老过"意味着徽宗被迫逃亡和辗转流离的艰辛经历。通过描写这段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徽宗的同情。

下一句"缕衣檀板无颜色"描述了一种寂寞和落寞的场景。"缕衣"指的是丧服,"檀板"是用来敲击的乐器。这句话暗示了宫廷中的悲伤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反思。

最后一句"一曲当时动帝王"意味着这首诗词本身就是一曲动人的歌谣,它能够唤起当时帝王的情感和回忆。通过这句话,作者将历史和诗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和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繁华景象和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反思。它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历史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朗读
()

猜你喜欢

海棠莫怨清秋寂。一枝偏傍蟾宫客。粉指印青编。亭亭玉树前。

相看俱是影。相对难相问。试语唤真真。应怜身外身。

()

别院收灯,空楼倚笛,穿花漏点分明。飘来兰麝。蓦忽见云英。

借与人间风月,瑶台路,特地逢迎。冰轮满,无端吹晕,直是妒娉婷。

()

吴下多经儒,杨君实宗匠。方其对策时,已负人伦望。

未得侍承明,西京俄沦丧。五马遂南来,汪黄位丞相。

()

无端意气漫峥嵘,知己天涯涕欲倾。骏骨可能招乐毅,狗屠从此识荆卿。

论交不忘期终始,有道真堪托死生。与尔苍茫同吊古,黄金台畔暮云平。

()

曾访眉公室,春云满故山。野田千百顷,流水两三湾。

坐爱潜鱼戏,行看独鹤还。祇今戒坛树,高出翠微间。

()

久别几于消息断,重逢犹记道途閒。两山相忆秋同老,一夜刚随雨到山。

故旧何人堪共话,林峦有主暂投閒。乱流落叶声兼下,听彻寒扉不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