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宋代。刘子翚。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二十》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汴京(即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和其中的一段历史故事。
诗中的第一句话"辇毂繁华事可伤"表达了作者对汴京繁华景象的感慨。"辇毂"指的是皇帝的马车,"繁华事"指的是繁忙的政务和朝廷的兴衰。作者认为这些繁华的事物令人感到伤感,暗示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不安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师师重老过湖湘"涉及到历史故事。"师师"指的是宋徽宗,他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俘虏,被迫经过湖湘地区。这里的"重老过"意味着徽宗被迫逃亡和辗转流离的艰辛经历。通过描写这段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徽宗的同情。
下一句"缕衣檀板无颜色"描述了一种寂寞和落寞的场景。"缕衣"指的是丧服,"檀板"是用来敲击的乐器。这句话暗示了宫廷中的悲伤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战乱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反思。
最后一句"一曲当时动帝王"意味着这首诗词本身就是一曲动人的歌谣,它能够唤起当时帝王的情感和回忆。通过这句话,作者将历史和诗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诗歌的力量和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繁华景象和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反思。它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历史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已亥杂诗 202。清代。龚自珍。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矮茶密緻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落第后寄江南亲友。唐代。项斯。古巷槐阴合,愁多昼掩扉。独存过江马,强拂看花衣。送客心先醉,寻僧夜不归。龙钟易惆怅,莫遣寄书稀。
河东马步军副总管王公。清代。佚名。矫矫虎臣,捍城於并。殚其智力,为国长城。攻逾两时,敌不能乘。无食无援,百雉乃倾。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
兴田驿读邓汝高题壁诗。明代。徐熥。故人半载天涯隔,得见题名胜梦思。今日经过驿亭里,再三吟咏壁间诗。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 其五。清代。缪烜。玫瑰少色香,岩畔眼亦青。珠累子殷红,云是油瓶瓶。
百字歌 庆潭帅兼平寇六月十四。清代。佚名。庚金入伏,细推来、明日又还三五。见说帅垣佳气蔼,天降崧神生甫。礼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称觞华旦,颂声交赞台府。好是比启元戎,剿除逋寇,不许奸偷侮。有此奇功高渤海,足慰湖湘生聚。暂统十连,折冲万里,行即驱残虏。九重环召,万年永佐天子。
暮春。宋代。陆游。憔悴都门白发新,归来一振客衣尘。啼莺妒梦频催晓,飞絮钟情独殿春。湖上风光犹淡沱,尊前怀抱颇清真。诗成绝恨知心少,自写吴笺寄故人。
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宋代。张镃。年前约园梅,梅开主人病。初英仅一窥,旋遭风雨横。瑰奇耻浪设,收卷归尽净。追攀梦中事,讵复形啸咏。连朝得暄晴,疾势顿除摒。池西杏盈坡,芬菲想繁竞。巾车试移辙,远睇已辉映。披庄尺许足,领意岂烦更。亭亭喜余顾,笑粲若相迎。瑞锦围坐幛,晹晶满空镜。畴知自心法,本匪生化柄。实虚总一体,曾何有衰盛。斯言忌轻拈,或能惹讥诤。尪孱阻剧赏,得句漫枯硬。非无恋胜交,仓卒费延请。浮生只堪乐,疏慵矧天性。能消屐几䩫,盍早谋究竟。当年莘野叟,偶尔应三聘。后人循自售,例投俗眼轻。嗟予亦蒙愧,行矣关郡政。零丁门户责,姑塞先世命。随群画纸末,触目但痴
庆南楼居士。宋代。周应合。阻寿南楼恰二年,此心恧甚思依然。今朝喜遇称觞日,袖里新讲再办□。
百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唐代。李颀。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踏云行 赠无为散人。金朝。马钰。三髻山侗,拜闻张氏。看人布施终非是。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欲住蓬瀛,何劳翘俟。蓬头垢面忘尘事。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