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朗读
解语宫花出画檐。
酒尊风味为花甜。
谁怜梦好春如水,可奈香馀月入帘。
春漫漫,酒厌厌。
曲终新恨到眉尖。
此生愿化双琼柱,得近春风暖玉

《鹧鸪天·解语宫花出画檐》是金朝时期蔡松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语宫花出画檐。
酒尊风味为花甜。
谁怜梦好春如水,
可奈香馀月入帘。
春漫漫,酒厌厌。
曲终新恨到眉尖。
此生愿化双琼柱,
得近春风暖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宫殿中的景象。解语宫是一个虚构的地方,而花朵从画檐中绽放出来。作者用诗意的手法表达了花朵的美丽和宫殿中的宴会氛围。诗中还涉及到酒的味道与花的甜美相提并论,揭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伤,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春天的梦想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回忆和幻想来体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融入这美丽景象的愿望,希望能够与春风和美玉亲近。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金朝时期流行的形象描写手法,通过描绘宫殿中的花朵、酒和风景,展现了一种富丽堂皇、优雅宴会的氛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从画檐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的花甜风味、春如水等修辞手法,通过感官的描绘,增强了读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想象力。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无奈。作者对于梦中的美好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隔阂,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和遗憾。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与美好景象融合的愿望,希望实现与春风和美玉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现实的无奈与遗憾。这种婉约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是金朝时期诗词的典型特点,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蔡松年朗读
()

猜你喜欢

二月东风第几场。狗儿才吐小鹅黄。输他草色人先见,苦荬茵蔯挑满筐。

()

粉痕犹印纤纤手。幽姿想与人同瘦。何处看花来。花如对我开。

数枝佳欲绝。相共怜香月。好句寄来看。清芬满画阑。

()

月照重门闲字。心上不离愁字。楼上晚风寒,吹断雁行一字。

留住。留住。再整依然人字。

()

岁寒墐户无风沙,如僧退院吏退衙。余年健在真硕果,世事阅尽如空花。

峥嵘岁月蛇掣尾,漂泊身世狗丧家。一掬得饱羡饥鹜,三匝未稳输惊鸦。

()

船头水怪奔,船后潜蛟吼。巨石森我左,白波喷我石。

轻舟如飞梭,中容一线溜。榜人划水开,势与雷霆斗。

()

昨朝相见,浑如不见,鹦鹉催妆无力。香消茶熟等多时,才镜槛、回廊一瞥。

今朝不见,胜如重见,庭院暮寒时节。城闉灯火促归舟,露帘里、惨红裙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