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宋代。宋自逊。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来人少闲。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当时若为虚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间。
《隐逸》
五鼎生封事不难,
此身当与道相关。
天高地下日易晚,
古往今来人少闲。
靖节早辞彭泽县,
子陵终老富春山。
当时若为虚名起,
未必有名留世间。
中文译文:
五鼎炊煮饭菜并非困难,
我这个人应该与道义相关。
天空高远,大地低平,太阳渐渐西沉,
从古到今世,闲暇之人寥寥无几。
我早早地离开了彭泽县的官职,
终年在富春山的子陵度过晚年。
如果我当初为了虚名而追求,
未必会留下任何名字在世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隐逸》是宋代文人宋自逊创作的作品。诗人以隐逸的心境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超然态度。五鼎是古代帝王的封神之物,象征权力和名利。诗人认为追逐权势名利并不困难,但他却认为自己的追求应该与道义相关,即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真理。
接下来的两句“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来人少闲。”通过对自然和人世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易逝和世间繁忙的现象。天空高远,大地低平,太阳西沉,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够有闲暇之时,表明现实社会的喧嚣和繁忙。
接下来的两句“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描绘了诗人远离官位、离开喧嚣的城市,选择在富春山的子陵度过余生。靖节指的是诗人宋自逊的字,也是他在官场上的名号。彭泽县是他曾经的官职所在地。诗人离开了官位,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两句“当时若为虚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间。”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人认为,如果他当初追逐虚名,也许并不能在世间留下任何有意义的名字。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看透,强调了内心追求与外在功名的区别。
综合来看,《隐逸》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选择了离开官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理。通过对自然、人世和自身境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并表现出对名利虚妄的批判。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追求内心真理的价值观。这种追求超脱尘世的情感和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士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纷扰尘嚣的反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富有哲理的内容,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宋自逊。[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城南小隐。明代。周是修。万冗作由心,心远喧竟寂。孰云事真隐,而必离廛邑。惟兹方寸中,浑然有太极。众人固蚩蚩,悟之在达识。卓彼高世士,抱道慕閒逸。旧宅城南隅,处甚岩岫僻。旷哉烟霞想,变化随所即。砺齿何不坚,循璧亦有石。洗耳何不清,负郭亦有泽。寤言宇宙间,焉往不自适。溯观巢许流,千载犹一日。
送陆尚宝之京。明代。皇甫汸。昔日大廷召对策,独草万言吐胸臆。相君手捧频叹嗟,天子亲披动颜色。御墨题名置上第,赐秩蒙恩官建礼。秋风忆食故乡莼,乞归耻给长安米。十年不调笑为儒,一岁超迁拜大夫。朝持符玺趋双阙,夜整衣冠别五湖。隋堤柳暗落花稀,淮浦潮生舟似飞。谁将笔砚先烧却,可使才华让陆机。
淡轩为胡运同赋。明代。张弼。鹾亭父老说真廉,百数年来姓一瞻。世上繁华多不试,布袍轻暖菜根甜。
肩吾摘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惟发之用。宋代。魏了翁。三时收功还朔易,百川斂盈归海{外广内逆去辶}。谁将苍龙挂秋汉,宇宙中间卷无迹。人情易感变中化,达者常观消处息。向来未识梅花时,绕溪问讯巡檐索。绝怜玉雪倚横参,又爱青黄弄烟日。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候虫奋地桃李妍,野火烧原葭菼茁。方从阳壮争门出,直待阴穷排闼入。随时作计何大痴,争似此君藏用密。人官天地命万物,二实五殊根则一。囿形辟盍浑不知,知把真诚作空寂。亭前拟绘九老图,付与人间子云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