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虞美人朗读
无情世事催人老。
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
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诗词:《虞美人·无情世事催人老》
朝代:元代
作者:邵亨贞

无情世事催人老,
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
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中文译文:
无情的世事催人变老,
却不知风光如此美好。
江南的每个地方都荒凉,
哪里还有笙歌和元宵的灯火。
和平的时代改变了老一辈人的颅脑,
但他们的情怀依然在心中。
相遇时不忍再谈心事,
只能在路边握手默默沉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对人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变迁对老一辈人的感受。诗人通过“无情世事催人老”一句表达了时间无情地推动人们变老,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句子中却感受到了风光的美好,这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前一句的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描写了江南地方的萧条景象,暗示社会的变迁和动荡。过去繁华热闹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寂静和萧条。通过描绘江南的变化,诗人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对老一辈人带来的困惑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承平父老头颅改,就里襟怀在”表达了老一辈人在和平时代里头脑发生的变化,但他们的情怀和对过去的思念依然存在。这种对老一辈人的深情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老一辈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旁握手共沉”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老一辈人时不忍触及内心的痛苦和困扰,只能默默地与他们握手,共同沉思和思考。这种默默的交流和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老一辈人的尊重和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时间流逝、自然景色、社会变迁以及与老一辈人的交流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老一辈人的敬意。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情感和景象,勾勒出了一个深沉而含蓄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传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亨贞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邵亨贞朗读
()

猜你喜欢

露冷霜高起暮砧,六张五角费沈吟。春蚕自缚全身茧,秋雁终存万里心。

可奈红墙凉汉迥,谁怜翠袖晓寒侵。年来亦有消愁处,镫在檠时酒乍斟。

()

叠嶂耸危屏,屏外烟螺点点青。谁向悬崖携杖听,泉声,曲折寒流绕涧鸣。

此影忆曾经。苦被鞭丝促去程。但许山椒添缚个,茅亭。

()

不容红豆擅相思。谢芳姿。嫁多髭。长爪仙人,化去已多时。

屏角迷藏帘畔景,留客罢,怪来迟。

()

中秋日以近,月色日以好。开尊招亲旧,欢赏恐不早。

圆亏各有时,晴明焉常保。抚松羡后凋,攀柳知先槁。

()

短草含生意,萌芽发旧丛。小窗滴竹雨,深巷卖花翁。

明眼自青白,孤怀敢异同。当前春烂熳,须看岁寒终。

()

一剑光寒山外山,半空星挂斗牛閒。江分九派东南去,云在双孤大小间。

风雪更番传岁暮,梅花消息动乡关。石钟曾有髯翁记,可为参寥选韵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