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

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朗读

这首诗词是元代的作品,作者为宋*。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
风宪至山南,遂大宴合乐。
重山号梅庭主人,所居官舍,即旧水犀亭,久桂宇散秋香。
咫尺梅庭十月阳。
红叶黄花风致好,华堂。
不比寻常进寿觞。
褒诏烂龙光。
百丈苍官□丈霜。
信是天恩宽似海,徜徉。
就趁笙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元代李重山宪副在南方庆祝自己的寿辰的场景。风宪(指官职)到达南方,于是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和音乐演奏。李重山自号梅庭主人,他的官舍是一座名为水犀亭的建筑,长期以来都有桂树飘香。现在是十月,梅庭里依然阳光明媚。红叶和黄花的美景营造出宜人的氛围,华堂也格外富丽堂皇。这次庆祝寿辰与寻常的宴会不同,受到了褒诏(皇帝的嘉奖)的光荣。百丈高的苍官(指神仙)仿佛站在霜中,显示出天恩的广大如海,让人陶醉其中。现在正是趁着笙歌的欢乐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庆祝寿辰的场景,展现了元代南方的壮丽景色和庆典的盛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红叶、黄花和秋香等,以及府邸的华堂和水犀亭,营造出繁华和富丽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享受。诗中提到的褒诏和苍官的形象,彰显了作者的荣誉和对天恩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就趁笙歌”,表达了作者应该抓住快乐时刻,尽情欢乐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元代南方的景色和庆祝活动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并以欢乐的心态赞美生活中的快乐时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白雪闲庭,三馀小窗,昔年曾贮婵娟。分花斗草,何地不堪怜。

剪烛西窗话旧,相倚处、携手凭肩。从别后、时移世换,肠断各风烟。

()

烟江叠嶂参差,依然故垒围层郭。忠魂何处,一樽空酹,夕阳楼阁。

半壁崔嵬,野棠开遍,昔时戎幕。想登埤握节,尚留遗恨,寄华表,归来鹤。

()

含饴常忆抚孙枝,鲤对追从暮景迟。觞咏尚当家有庆,约游未识世多岐。

香山高会烟云散,金谷全荒鱼鸟知。踏遍苍苔无限思,儿童不解笑人痴。

()

我闻兹山本名胜,具区襟带争其盛。山光水色相澄鲜,载酒频游探奇境。

我抱抑郁无由开,酒酣走上糟邱台。幽岩古洞与世异,置身恍惚登蓬莱。

()

峰峻疑无路,云深却有扉。鹤闲时独唳,花静不轻飞。

洞里春长驻,壶中月更辉。一潭空似镜,碧色动帘衣。

()

春深红紫映楼台,槛外风香花尽开。东海玉盘看乍涌,恰逢童子抱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