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其二朗读
汪精卫

《虞美人 其二》是近代诗人汪精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来凋尽青山色,
我亦添头白。
独行踽踽已堪悲,
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
闭门不作登高计,
也揽茱萸涕;
谁云壮士不生还,
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孤独旅人的心境。诗人观察到秋天的到来,青山的颜色渐渐凋零,而他自己也逐渐变得苍老。他独自行走,感到孤独和悲伤,因为他身处险阻重重的世界,不知道归宿何在。他选择闭门不出,不再有攀登高山的打算,只能握着茱萸树的枝叶哭泣。然而,没有人能保证英勇的人不会再归来。只要留心观察,就能看到他们的事迹和影响遍布人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通过描绘秋天凋零的景象和自己逐渐变老的形象,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他的独行之路被描述为踽踽独行,给人一种无助和无奈的感觉。天荆地棘的比喻表达了世道艰险,似乎没有归宿可言。

然而,诗人并不完全绝望。他选择闭门不出,不再攀登高山,但他仍然能够揽起茱萸树的叶子,用涕泪表达自己的情感。茱萸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忠诚和纪念,这可能是诗人表达对过去英勇壮丽的回顾和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希望和信念,即英勇的人终将回归并留下他们的事迹。诗人鼓励人们留心观察,去发现那些英勇壮丽的瞬间,这些瞬间的影响将充满整个世界。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处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困境的思索。尽管存在孤独和悲伤,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英勇和希望的信念,这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柳烟柔,花影细。谁解个中滋味。乱愁绪,万千丝。春光能几时。

奈何君,惆怅我。有甚云为不可。惆怅我,奈何君。流年快似轮。

()

一生愁恨集今辰,尚有微躯系五伦。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

()

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元人移九庙。独力难将汉鼎扶,孤忠欲向湘累吊。

著书一卷称心史,万古此心心此理。千寻幽井置铁函,百拜丹心今未死。

()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

眉意浅,佩声残。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

柳三眠后。看疏筠扫绿,隔霜依旧。苔痕忽讶,春牙迸引,涓涓寒溜。

今年道早,问见了、红襟否。戒园丁、上番休镵,初篁留拂檐垢。

()

山拥黄扉壮,林开碧殿隈。雄风生虎腋,腥雾袭龙衣。

血浅雕戈劲,弧张利爪摧。桓桓争奏技,敛手有余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