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朗读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是宋代罗公升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我步入书房,东墙上闪现出一道神光,自书案上向外散发。这是三首诗的开头。

诗意:
这首诗词以诗人罗公升进入书房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一道神秘的光芒,表达了对人类战争和破坏的思考。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意象,表达了对人类争斗和战争的不满,并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和谐。

赏析: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战争的反思和呼吁。首句描绘了诗人进入书房时,东墙上出现的神光,给人一种超自然的感觉。这个神光象征着智慧和启示,暗示着诗人思考人类争斗和战争的问题。

接下来的两句"江海东南泻,日月西北倾"运用了地理和天文的意象,表达了人类战争和破坏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江海东南泻"意味着战争和破坏不仅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遍及江海东南;"日月西北倾"则象征着整个天地都因战争而失去平衡。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天地岂不仁,作此大不平"。通过质问天地是否不仁,诗人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谴责。他认为天地本身是仁慈的,人类的战争和破坏才是导致不平和不和谐的原因。

最后两句"遂使宇宙内,千载拿甲兵。人间勿设险,设险招战争"呼吁人们不要设立障碍和险阻来引发战争。诗人认为人类的争斗是不必要的,通过避免制造险阻,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反问和呼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追求。诗词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类未来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罗公升朗读
()

猜你喜欢

松风始微动,山鸟犹未鸣。有客资神往,高咏发幽情。

荒涂莽荆榛,樵牧亦罕经。灵源穷欲尽,忽闻鸡犬声。

()

削翠横江,壁立千寻,何年鉴空。看霓旌倒挂,金芝涌幢,水帘斜拂,玉笋成丛。

小构香台,下临无地,一瓣莲花世界中。回头处,讶天根月窟,怎著人工。

()

山围拥髻,楼开照黛,尽容生老柔乡。一抹愁烟,三分梦雨,频来好处凄凉。

何许最难忘。向扫眉才子,诉与何妨。生怕添愁,只言陈事莫思量。

()

扈跸乘文舸,沿流阅运河。晓窗飘白絮,夜岸沐金波。

酒幔篱边扬,渔舟苇畔歌。长途看美景,偏觉此中多。

()

堤柳阴分举画桡,数声呕轧荡轻舠。芙蓉馆北香浮沼,桑柘村西月满桥。

雪鸟冲烟孤鹭起,金鳞破浪巨鱼跳。溯洄一片清光里,心会南华秋水谣。

()

忆汝遥羁鹦鹉洲,半生寥落被羊裘。百篇投老情犹壮,三寸徒存策未收。

夜雨潇湘蝴蝶梦,秋风鸿雁稻粱谋。天边黄石何由见,脉脉慵登尺五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