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东山岭

度东山岭朗读

《度东山岭》是明代程敏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桥上停马问田翁,
一坞深深树隔东。
帝子阁前沙如粟,
野神祠下路似弓。
疏松古涧微风动,
细草阴厓雪半融。
回望红尘仅数里,
不知身处乱山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登上东山岭后的所见所感。诗人驻足在石桥上,问路旁的农人,他们所生活的地方被茂密的树木遮挡,使得山脉的东侧一片幽深。在帝子阁前,地面上的沙砾像稻米一样细小。野神祠下的道路则像一弓般弯曲。山间的松树稀疏生长,古老的溪涧微风吹拂,细草遮蔽的山岩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了一半。回望红尘世界,只有几里的距离,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乱山中。

赏析:
《度东山岭》的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了东山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通过描绘景物,诗人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远离和向往山中宁静的情感。整首诗以山岭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山中的幽静和宁谧,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石桥与田翁、一坞与树木、帝子阁前的沙与野神祠下的路等。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景物显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加了整首诗的层次感。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沙似粟”、“路如弓”等,使得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山中的景色。

整首诗以“回望红尘才数里,不知身在乱山中”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疏离和迷茫。红尘代表这喧嚣繁杂的尘世,而乱山则象征了迷茫和困惑。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传递了一种对于清净山林的向往和对于人生困境的思考。

《度东山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人文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于山中宁静的向往和对于尘世的疏离。整首诗意境优美,意蕴深远,给人以静心思考和寻求内心宁静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程敏政朗读
()

猜你喜欢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共依依。楚江芦岸,霜点毛衣。

()

栖迟十载五湖湄,久识元城刘器之。百口凋零馀仆从,一身辛苦别妻儿。

心悲漳水春犁日,目断长洲夕雁时。独我周旋同宿昔,看君卧起节频持。

()

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雕戈。虽报上源雠,大义良不磨。

()

始华曾记暮春时,五月香风着地吹。金井倚来添别恨,绣帘垂下说相思。

衰翁漫忆琅玕实,小凤先巢翡翠枝。非雾非花劳想象,道家装束最相宜。

()

旧乡越角,阿侬生长,偏在北平城下。廿年才一识家林,浑未解、西陵词话。

横河新筑,药栏梧井,尽好送春销夏。软红略肯放人閒,便摒挡、山装归也。

()

燕草晴消,鱼魫暑褪,液雨别抽芳箭。映绀碧笼纱,叶偏葱茜。

乍着几丛烟穗,惹蝶子、寻香黏千点。分明瑟瑟,蛮丝露缀,鲛宫曾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