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楼间晚晴时送默斋伯回星江

安仁楼间晚晴时送默斋伯回星江朗读

《安仁楼间晚晴时送默斋伯回星江》是宋代诗人陈宗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是悲秋客,那堪送远人。
乱山残照惨,落叶晚风频。
去恨随帆远,回头转意亲。
明朝相忆处,鳞雁达情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在安仁楼间送别远行的友人默斋伯回星江。诗人自己也是一位客居他乡的人,他感到悲伤,不愿意送别离开的人。秋日的山色已经凋零,夕阳的余晖显得苍凉,风吹落叶频繁。诗人的离愁与友人一同随着帆船远去,而当友人回头看向诗人时,他表达了对友情的亲密与深情。在明天的相思之处,他们之间的情感将像鱼和雁那样传递无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离别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重。诗人用"已是悲秋客"来形容自己,表达了他作为客居他乡的人的悲伤心情,同时也与离开的友人产生了共鸣。乱山残照的描绘给人一种苍凉和凄美的感觉,与诗人的离愁相呼应。"去恨随帆远,回头转意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友情的真挚和亲密。最后一句"明朝相忆处,鳞雁达情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祝愿,他希望在明天的相思之处,他们之间的感情可以像鱼和雁那样永远传递和延续。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友情的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美氛围,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陈宗远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茅屋疏篱翠蔓牵,绕篱桑拓翳平田。村中斑白闲无事,垄上青黄喜有年。

比户机梭鸣月下,一家儿女聚灯前。那能更羡公侯贵,蟹美鱼肥稻熟天。

()

深山落微雨,一夜响空涧。晚起开僧窗,濛濛烟未散。

()

馋口无端见一枝,筠圆几簇荫披离。金丸嬴得琼浆味,忆杀江南五月时。

()

怎晴还雨。向碧空牵掣,多少银缕。山后山前,落絮沾英,揉作香泥无数。

风姨未免工痴妒,也趁势、弄娇搔妩。算春光、九十无多,却又趱春先去。

()

食民之官比蝗饱,食民之蝗与官搅。忧蝗不必为忧民,竟不忧蝗官大好。

年来官政如雷电,千村保甲旌旗变。史白功成往迹湮,龚黄誉重连章荐。

()

黄叶村前黄叶飞,参天树老自成围。凭教一梦传千古,依旧人间看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