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浙东廉使

送任浙东廉使朗读

《送任浙东廉使》是宋代董天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戟凝香礼数殊,
敢勤屣履下庸愚。
有时小队寻花柳,
也枉前茅到竹梧。
对客每曾蒙齿录,
问年直恐混泥涂。
使君早晚朝天阙,
还念沧江钓叟无。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浙东地区的廉使任命者。诗人表达了对廉使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廉使忠诚奉公的赞赏。他提到廉使所持的戟(一种兵器),象征着武力和威严,而廉使却能以谦虚、勤奋的态度行使职责,以至于即使是平庸愚昧的人也会感到敬佩。诗中还提到廉使有时会带着小队去游览花柳之地,但这并不是廉使的本意,因为他更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履行职责上。诗人还以自己曾与廉使有过交往并受到赏识,但担心自己年纪渐长可能会被淡忘。最后,诗人希望廉使能早日升迁至朝廷高位,但他还会怀念沧江上的钓叟,那位无名的老渔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廉使的赞颂和寄托,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廉吏的期望和对清廉治理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来突出廉使的品格和行为。例如,"画戟凝香礼数殊"一句中的"画戟"象征着武力和权威,"凝香礼数殊"则表达了廉使谦虚、勤奋的品质。诗人通过对廉使的敬佩,间接地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渴望,以及对廉吏能够真正为民众谋福祉的期望。

诗中还涉及到了对名利的思考。诗人提到自己曾与廉使有过交往,但担心自己的名声会被淡忘,这反映了他对个人声望和地位的关注。然而,诗人最后表达了对廉使能够升迁至朝廷高位的期望,并希望廉使不忘记他在沧江上钓鱼的时光,这显示了诗人对廉使忠诚于职责的态度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对廉使的赞美和期望为主题,通过描绘廉使的品格和行为,表达了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廉吏的敬佩。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个人名利的思考,传达了对廉使忠诚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白玉栏干,绿杨庭院,果然几净窗明。珠帘高卷,花雨散红英。

下上双飞燕子,东风里、巧转轻迎。连环冷、红珠斗帐,春睡惜娉婷。

()

尝笑苏季子,未足称英俊。雒阳二顷田,不佩六国印。

当世多贤豪,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

()

仲父经营尽可观,成周残局藉完安。贵王贱霸纷纷者,抛却河山袖手看。

()

记得雏鬟窗外报,小亭开遍樱桃。绣幡无力未曾描。

偎屏娇意懒,湘帙且须抛。

()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

种花都是种愁根,没个花枝又断魂。新学甚深微妙法,看花看影不留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