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施芸隐

寄施芸隐朗读

《寄施芸隐》是宋代崔复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惊见门前柳又阴,
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气,
恐易伤时休苦吟。
鱼信不来流水远,
雁声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觉春游懒,
静看中庸养道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崔复初的心境和情感。诗人感到忧愁和沮丧,因为他的志向和理想未能实现,而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徒劳无功的。他向友人施芸隐寄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之情。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的志向和野心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而他也担心自己的努力会成为虚空的自负,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的心灵。诗人觉得渔夫捕鱼的信息无法传达,流水和远处的山林相隔甚远,雁的鸣叫声低沉地远去,夕阳下的云彩也变得更加深沉。然而,如今诗人深感对春游的兴趣减退,他静静地观察着中庸之道的修养,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坦然。

赏析:
《寄施芸隐》是一首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的诗词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的艰辛和困惑,以及对现实的疑问和无奈。诗中的柳树阴影和江湖山林的遥远象征着诗人理想的难以实现和追求的困难。诗人担心自己的努力只是一种虚无的自负,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内心,而对于外界的鱼信和雁声,诗人感到无法接触和理解,同时也意味着与外界的隔离和疏远。诗的最后,诗人不再追求春游的欢愉,而是静静地观察中庸之道,修养自己的心灵,表达了对于内心平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与困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启示,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复初

...

崔复初朗读
()

猜你喜欢

残暑留余热,罗纨尚未捐。露华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见月团圆。

深草藏萤火,凉蝉咽柳烟。生憎虫语太缠绵。恼煞喓喓,恼煞搅人眠。

()

晕掩青灯,寒侵翠袖。音书望断重阳后。昔年闺阁斗新妆,而今追忆难回首。

夜月连床,晓窗同绣。踏镫挑菜频携手。梦中依约聚还分,觉来赢得愁肠逗。

()

入世五十年,中心车轮转。夜梦昼所思,晨兴苦讹舛。

至此一屏除,松风泠然善。稚子学烹茶,庭鸟忽惊散。

()

来时冬雁飞,去日春风度。浮云恋故山,翔鸟怀高树。

一别遂西东,各言难久驻。去去慎所之,长安有岐路。

()

一片青山倚剑天,往时曾此梦凌烟。白头似雪休看镜,明月如弓又上弦。

虎项班超飞食肉,雁书苏武卧吞膻。闻君梅里成归计,为我前滩唤钓船。

()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