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董宰读书轩

寄题董宰读书轩朗读

《寄题董宰读书轩》是宋代方大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衙弹琴和且平,
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
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
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
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
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
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
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
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
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
请把此案为商评。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方大琮寄给董宰的,描述了董宰读书的情景以及与琴声相和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和难以兼顾雅俗之间的困境。作者自称不够聪明,坐在这个安静而尘土飞扬的读书之处,感叹自己的不足。诗中提到了堂前的薇花,表明这里并非书生之地,而是文吏的工作场所。作者称赞董宰非同一般,能够在忙碌的官场中保持心灵的纯净,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学问。最后,作者把这篇诗词献给了董宰,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评价和指点。

赏析:
诗词以描写董宰读书的情景为主线,通过音乐的琴声和书声相和的形式,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与难以兼顾的困境。琴声和书声的和谐象征了学问和官场的和谐,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的向往。诗中使用了富有音乐感的描写手法,如“锵有声”、“琴声书声两相和”,使整首诗词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作者通过自称不够聪明,寄托了自己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最后,作者向董宰请教,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扬。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清廉官员的推崇,以及对官场中纷繁琐事的厌倦和对纯粹学问的向往。它既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也展示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秋凉乍到。便长条踠地,柔丝拂袅。雾雨霏烟,无情不绾章台道。

梦回十二红楼悄。小桥外、夕阳遍照。阅行人、一树弯腰,带六朝风调。

()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

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忾若户前闻叹息,俨如堂上坐衣冠。

驯乌止树生多子,慈竹缘池长百竿。欲向旧京传孝友,当时谁得似丁兰。

()

王季之墓见水齧,宣尼封防遭甚雨。我今何幸独不然,或者苍天照愁苦。

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赐之墓一区。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

()

天淡云闲,雨馀芳草平如剪。柳腰低软。春色和烟远。

斜日西楼,人倚东风倦。莺声懒。一庭花片。绿满香痕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