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砧词。宋代。龚宗元。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捣砧词》是宋代诗人龚宗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夜晚星光璀璨,寒烟漂浮的景象,以及白龙衔月的壮丽景象。同时,诗中还描写了一个正在捣砧的女子,她用力捣击着细腰杵,发出一声声响,震碎了秋日的江城。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表现了秋夜的壮丽景色和凄凉情怀。作者通过描绘星河耿耿、寒烟浮动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空画面。其中白龙衔月临霜楼的形象,象征着华丽而神秘的景象,给人以震撼和遐想。
而捣砧的场景则带来了一种声音上的对比。诗中描写了女子用力捣击细腰杵的情景,她的一声捣破了整个江城秋日的宁静。这一形象与之前的静谧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词中的声音更加突出,给读者带来一种震撼和破寂的感觉。
诗词中还出现了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的描写,以及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的抒情描写。这些描写更加丰富了整首诗词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词以秋夜的景色和捣砧的声音为线索,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哀怨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星河、白龙、捣砧等意象,以及对于秋天、夜晚、风的描写,都通过巧妙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离情之感。
《捣砧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深沉体验,同时也可以领略到秋夜壮丽景色和捣砧的声音所带来的独特韵味。
题渔樵友卷。元代。倪瓒。钓渚复燕山,逃名宇宙间。一篙春水净,半亩落花閒。鸥鸟时亲狎,松云共往还。厌闻尘世事,缅邈不相关。
忆秦娥 送别。明代。刘炳。溪头柳。青青折赠行人手。行人手。最伤心处,西风重九。阳关一曲长亭酒。停鞭欲去仍回首。仍回首。少年离别,老来依旧。
雪湖过山庄仍用前韵奉酬三首 其二。明代。谢迁。林阁湖亭载酒船,画图须出李龙眠。棋方禦敌输安石,诗不求工慕乐天。香露泻荷侵绿水,煖烟生玉霭蓝田。地当偏处心逾远,午睡醒时正阒然。
渔家傲 雪景。清代。商景兰。雪霰纷纷流竹路。数声乌鹊窗前度。一带寒光凝腊树。时如故。楼台倾刻成纨素。茅店布帘横古渡。寺钟戍鼓催天暮。驴背小桥栖白鹭。真堪赋。何如柳絮风中句。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代。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