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

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朗读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念奴娇的洛阳耆英会)
戴花刘监,算耆英会上,与吾同岁。
伊洛山川今如古,人事几番兴废。
梦枕初残,黄梁未熟,已换人间世。
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
天上赤白双凡,东来西往,出没真儿戏。
惟有神仙长年诀,长似功名富贵。
欲捣玄霜,难寻玉杵,何日蓝桥遇。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陆文圭念及旧友,叙述了戴花刘监与他一同参加洛阳耆英会的情景。开始提到洛阳山川现在与过去一样,人事兴废几经变迁。接着描写自己已经老去,梦境中的幻境残缺不全,时间已不再是黄粱一梦,而是置身于现实的世界中。作者感慨时光流转,看待周围的物品如箪瓢、钟鼎,都能品尝到同等的味道。随后,他写到天上的神仙在人间行走,东来西往,仿佛是一个真实的戏剧。唯有神仙长生不老,追求修道更能长久,更胜于功名富贵。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同修道的心愿,但难以得到玄霜和玉杵,期待有一天能在蓝桥相遇。最后,他提到自己年老,而云英(这里指独行侠、隐士)是不肯同去的。

这首诗以描写陆文圭参加洛阳耆英会的经历为线索,通过表达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追求长生和修道的向往,表达了对名利和世俗纷扰的超越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精神追求的珍惜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思考,给人以沉静的思考和感慨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朗读
()

猜你喜欢

侬家江上头,潮到门前住。一日两三回,不肯江南去。

江南有暮潮,未识潮生处。还去问梅花,它是江南树。

()

花气袭人喜欲狂。花前对酒乐非常。美人名字有余香。

粤海炎天才菉蔌,燕京腊月已芬芳。从今休说小南强。

()

山中宜水水宜亭,水涌山头若建瓴。年久溜穿三峡石,夜深光碎一天星。

气连银汉形分白,痕入苍烟界破青。我爱泉声清不寐,毡庐伏枕耐心听。

()

绛雪呈奇瑞,琼枝花遍开。昆仑银烂漫,碧落玉崔嵬。

粉蝶凌风舞,霜禽接翅来。海天长不夜,真境识蓬莱。

()

霢霂愆期忧岁俭,临轩愁咏悯农歌。三冬望雪心如渴,此日飞英气始和。

苍昊垂慈施恺泽,黔黎有幸沐恩波。遥思九土应同庆,积素凝华知几多?

()

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