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

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朗读

《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是宋代曾由基所写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融霜初日、清澈的泮水以及鹄袍(秧鹅羽毛制成的袍子)飞翔和集聚在宿舍的景象。诗人用先生比喻阳光明媚的月亮,用太白(指北斗七星)象征祥瑞和吉祥,表达了对先生学识渊博的钦佩之情。

诗中提到了安定重来阐湖学,指的是曾由基受张国录之邀赴阐湖学讲席。渠水端坐讲西铭,暗指诗人在学堂坐好准备讲学。然而,诗人自怜一唯无传久,表示诗人自感所学不足,还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最后,诗人期待能避开其他讲座的时间与张国录相见,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启迪。

该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先贤教诲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显露出诗人对自身能力的不满和对进一步学习的渴望。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现了学者们的智慧和学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师长的敬仰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梦无痕。记少年惨绿,容易白头人。镜影迷离,花阴琐碎,氍毹结束腰身。

便楼上、下窥绣毂,空荡漾、日暮碧天云。悟后成痴,欢时又懒,澹处偏真。

()

雨过秋堂梦不成,旅人独坐夜凄清。竹梢露下鹤初警,墙角月明蛩有声。

旧恨每从灯底得,闲情只向笛边生。谁怜一掬穷途泪,独有陈留阮步兵。

()

此身已作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

惊喜相看问阿翁,少年连袂各头童。家从十五年前别,身在三千里外同。

且注虫鱼潜砚北,任教车马过墙东。乡关耆旧多萧索,阅历如公道未穷。

()

策马向春田,闲游野趣偏。飞花时点袂,舞蝶故随鞭。

萍密藏溪鹜,风高戾纸鸢。酒旗遥入望,茅店古松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