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朗读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是一首作者不详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主临朝重义门,
紫泥旌表不优恩。
广延墨客收经籍,
已见丹朱及子孙。
池沼宴时花满槛,
烟霞吟处酒盈樽。
清闲官秩清闲景,
千户侯封未足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书院的景象,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并不清楚。诗中呈现了皇帝对书院的重视,以及书院对文化人的吸引力。它表达了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和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书院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一种富有教育氛围和清闲宁静的场景。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圣主临朝重义门":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义门的重视,意味着皇帝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2. "紫泥旌表不优恩":紫泥旌表可能指的是官方的奖章或荣誉,这句话暗示着皇帝并没有过分优待书院,而是给予了适当的赞赏。

3. "广延墨客收经籍":这句话描述了书院广泛吸引文人墨客前来,收藏了丰富的经典著作。

4. "已见丹朱及子孙":这句话指的是书院中已经出现了有才华的学子,他们有望在未来成为丹朱(即才子)。

5. "池沼宴时花满槛":这句诗描绘了书院中的池沼,在宴会时花朵盛开,给人一种愉悦和繁荣的感觉。

6. "烟霞吟处酒盈樽":这句诗传达了书院中学子吟诵诗文时的情景,他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

7. "清闲官秩清闲景":这句话表达了书院的宁静和清幽,与繁忙的官场形成鲜明对比。

8. "千户侯封未足伦":这句话指的是书院中的学子,他们虽然成为千户侯(高官),但仍然感到不够满足,渴望更高的成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的书院,以及书院给学子们带来的愉悦和追求的向往。它既表达了作者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折射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繁荣的景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素

张素,尝官起居舍人(《甘竹胡氏十修族谱》)。太宗雍熙三年(九八六),除左拾遗(《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五一)。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官荆湖转运使(同上书蕃夷五之七五)。...

张素朗读
()

猜你喜欢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

清凉素秋节,丛雁鸣云霄。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谣。

敝庐何必广,浊酒且自陶。诚愿游昆华,远招王子乔。

()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噋。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

乍见秋云拥竹关,俄惊凉气到芦湾。一江带雨全吞岸,万树摇风欲下山。

苍鹘健蹲僧阁住,白鸥乱趁钓舟还。从知随处皆堪适,祇在从容系缆间。

()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

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

()

灯红酒碧。帘外玉花深一尺。啅雀寒枝。想像瞻园密宴时。

不如归去。悔不春头听杜宇。雪老鸿残。恰对他山话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