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

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朗读

《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是元代黄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
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
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
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

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
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
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
夙有丘壑明,吾居几时卜?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懒于游玩人烟之地,努力寻找幽静之处。
开凿的灵隐西庵,留下的遗迹在山麓。
深秋时节,霜叶染红,石面上的泉水清寒如翠。
仰望山条上的猿猴,攀援蔓藤相互追逐。

物事的情感是多么合适,人世间的事务却让人感到羁绊。
转过猊峰回望,远眺松林的弯曲。
前山在夜晚下雨,湿润的云雾弥漫山谷。
朦胧中辨认朱红的屋檐,禅房旁边有修竹。

故友丹丘彦,同我共住一宿。
读名篇,共同欣赏异国的书籍。
岁月虚度,尚未听闻大道之音,只能默默努力谋求荣禄。
自古以来就有明确的志向,我何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的情景。诗人厌倦了喧嚣的人世,寻找幽静之地,来到灵隐西庵。他仰望山上的猿猴,攀援蔓藤,感叹物物之情适意,而人世间的事务却束缚着他。他回望猊峰,远眺松林的曲线,感受到夜晚的雨水湿润了山谷,望着禅房旁的修竹,心生感慨。他与丹丘彦这位故友一同共宿,并共同阅读名篇和异国的书籍。诗人意识到自己时光虚度,尚未听闻大道之音,但依然努力追求功名利禄。他思考自己何时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情景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真正归宿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山水景物和禅房修竹,展现了一种恬静的意境和寂静的禅修氛围。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元代诗人黄溍对人生追求和内心思考的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黄溍朗读
()

猜你喜欢

海上乘槎客,年年八月来。每逢佳节至,长得草堂开。

老桂香犹吐,孤鸿影自回。未论千里事,一见且衔杯。

()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

衔枚度碛夜生寒,铁甲霜明北斗阑。边马远驰天未晓,提刀直欲靖楼兰。

()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窅四无邻。九霄一派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

青葱大叶似枇杷,臃肿枝头著白花。看到花心黄欲滴,家家一树倚篱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