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燕南八景

鹦鹉曲 燕南八景朗读

《鹦鹉曲 燕南八景》是一首作者为冯子振的诗词,关于燕南地区的八景描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芦沟清绝霜晨住。步落月问倚阑父。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

中文译文:
芦沟清澈,霜晨住。我踱步到月亮落下的地方,询问依靠在栏杆上的父亲。蓟门东边直通金台,仰望楼台上飘落的雨水。道陵前的夕阳照耀着苍茫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眺望居庸去处。玉泉边的一片西山,太液湖畔秋风紧紧吹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燕南地区的八个景点,展现了作者冯子振对这片自然风景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芦沟的清澈和宁静,使人感受到清晨的寂静和霜水的清凉。接着,作者以自己的视角,步行到月亮落下的地方,询问倚靠在栏杆上的父亲。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亲情之情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蓟门东边直通金台的景色,以及仰望楼台上飞雨的美景。这里通过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金台和楼台的景观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然后,诗中描述了道陵前的夕阳照耀着苍茫的景色,并展示了居庸的远方。这里通过苍茫的景色和远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辽阔而遥远的地方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最后,诗中描绘了玉泉边的西山和太液湖畔秋风的景色。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词以景点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与亲情的结合,使诗词更加具有温情和感人之处。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燕南地区的自然景观,让读者可以在诗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家乡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冯子振朗读
()

猜你喜欢

风火为灾聚苦因,支离销瘦病中身。五更梵钟残镫里,一息微微念故人。

()

映月非秋影,晚香直至今。人情仍旧向,篱落故相亲。

入目似余傲,此君无是心。摧残霜又雪,根底得春深。

()

年年云锦织天孙。银汉无情劳梦魂。乌鹊声声隔岸闻。

怨黄昏。烟锁琼楼月到门。

()

记得雏鬟窗外报,小亭开遍樱桃。绣幡无力未曾描。

偎屏娇意懒,湘帙且须抛。

()

炎汉逮中叶,朝纲已不整。桓灵继昏愦,天怒发灾眚。

殿陛妖孽生,边塞烽烟警。维时有张角,啸聚群不逞。

()

道人种松罢,傍水开禅关。春风吹不到,白云相与闲。

偶寻林外约,引我过前山。倚仗看奇石,徘徊殊未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