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仲秋有感。明代。楚石梵琦。皇天分四时,白露表佳节。最爱潭水清,犹如镜容彻。蟾蜍出复没,络纬声欲绝。静卧深夜起,仰观众星列。流水可嗟吁,附势非俊杰。身即大患本,家无长生诀。且餐篱下菊,兼吸杯中月。
诗词:《和渊明仲秋有感》
朝代:明代
作者:楚石梵琦
皇天分四时,白露表佳节。
最爱潭水清,犹如镜容彻。
蟾蜍出复没,络纬声欲绝。
静卧深夜起,仰观众星列。
流水可嗟吁,附势非俊杰。
身即大患本,家无长生诀。
且餐篱下菊,兼吸杯中月。
中文译文:
皇天将四季分明,白露标志着美好的节日。
最喜欢清澈的潭水,仿佛是透明的镜子。
蟾蜍时隐时现,它们的鸣声渐渐消失。
在深夜静卧之后,仰望星空中璀璨的星辰。
流水令人感叹,它随波逐流,不是俊杰的姿态。
自身即是重大的困扰,家中没有长生的秘诀。
且在篱下品味菊花,同时吸入杯中的明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代楚石梵琦的名义写成,表达了对仲秋时节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四季更替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皇天将四季分明,白露则是仲秋的象征。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时光的感慨,时间的流转使得季节更迭,白露时节也成为人们庆祝的时刻。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清澈潭水的喜爱,将其比作透明的镜子。这里潭水的清澈与透明,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清澈、纯净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带有一种对真理的渴望。
诗中提到蟾蜍的出没和声音的渐渐消失,可能是以蟾蜍的活动和叫声暗喻人世间的喧嚣和繁忙,而静谧的夜晚则使得这些喧嚣逐渐消失。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沉思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深夜静卧之后仰望星空的情景,欣赏到众多星辰的排列。这部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宇宙和天空的敬仰,也可能揭示了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渺小。
然后,诗人提到了流水,表达了对流动之物的感叹。流水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目标和追求,与俊杰的姿态相悖。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也是对追求目标和坚定意志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识到自身即是重大的困扰,意味着人生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和困境。同时,诗人提到家中没有长生的诀窍,也是对人生无常和死亡的思考。这里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法逃脱死亡的忧虑。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在篱下品味菊花,并吸入杯中的明月。这里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诗人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了一些乐趣和慰藉。菊花和明月都是秋天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的欣赏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四季更迭、潭水清澈、星空璀璨等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和人生困境的思考。诗人在对人生无常的忧虑中,通过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寻找到一些安慰和乐趣。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又寄托了对美好和希望的追求。
赠府吴公诗。明代。徐渭。幕中曾与众人群,幕外閒听说使君。破剑壁间鸣怪事,孤城海上倚斜曛。诙谐并谢长安采,懒散犹供记室文。把笔欲投还自笑,故山回首隔江云。
读徐素庵先生慎馀斋诗集谨题二律 其一。清代。章元治。劫火馀生鬓发斑,升平重庆返乡关。能忘名利心情淡,恰比神仙岁月閒。自古高风推叔胄,至今真面识卢山。新诗一卷谁为敌,位置元来李杜间。
和人闻角 其二。宋代。黄裳。一声寒角四更终,吹下云间细细风。孤馆几多人展转,半窗明月与谁同。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宋代。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哨遍(陈抑齐乞致仕)。宋代。陈韡。多病倦游,在家又贫,毕竟如何是。十万钱,骑鹤更扬州,是人间几曾有底。算一生,大都能消几屐,劳神到老成何事。趁齿落已双,凿丝在两,归寻闲里滋味。不见青云路有危机。金缕歌声,渐变成悲。待思大东门,忆鹤华亭,悔之晚矣。休,归去来兮,北山幸有闲田地。地瘠宜瓜菜,引泉凿成方沚。这仲子蔬园,三公不换,况东陵自来瓜美。间走马溪头,倚阑垂钓,解衣自濯清泚。酿山泉、时复一中之。琴横膝。古淡无弦有音徽。送归鸿、暮云千里。蓬莱自古元路,玄圃何时到,只消曲几薄团,镇日闲庐打眭。这乾坤日月,更远游、问他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