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喜晴

春晚喜晴朗读

《春晚喜晴》是明代胡宗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晚喜晴

高树风疏欲散阴,坐来爽气渐能深。
渚云乍去犹拖水,山月初生不过林。
有鹤日闲眠古石,无人时到抱清琴。
明朝双屐寻芳去,花坞乘春看翠岑。

译文:
高高的树上风吹拂得稀疏,阴影渐渐散去,我坐下来,清新的气息逐渐渗入心灵。
水中的云雾飘散,仍带着细细的水滴,山中的月亮初露脸庞,只在林间一瞥而过。
有一只鹤在古老的石头上悠闲地安睡,无人时我会去抱起清雅的琴。
明天早晨,我将穿上双屐,寻找芳香的去处,登上花坞,乘着春光去观赏翠绿的山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愉悦和舒适。诗中的树木高耸,风吹散了树荫,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射下来,给人一种明净的感觉。渚上的云雾被风吹走,水面恢复了宁静。山中的月亮刚刚升起,透过林间的缝隙洒下微弱的光芒。诗人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

诗中还出现了一只鹤,它在古石上安详地休憩,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诗人提到自己会在无人时抱起清雅的琴,这可能表达了他追求音乐艺术和独处思考的心境。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明天的计划,他将穿上双屐,寻找春天芳香的地方,登上花坞,欣赏青翠的山峦。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闲适和清新气息的追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愉悦的情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上马频倾惜别杯,蓟门西去亦悠哉。地随督亢依山尽,河控桑乾入塞来。

老去尚能持汉节,时清应不重边才。冰霜渐迩君门远,东望长安首重回。

()

村村流水渐成堤,绕屋霏微柳色齐。肯向朱门誇绣障,但随冷月伴鸦栖。

炊烟遥接青烟暗,麦浪低含翠浪迷。不管人间离别意,条条斜拂小桥西。

()

如此江山不易寻,归鞍暂得豁尘襟。一峰缺处一峰补,半壁晴时半壁阴。

路入云间盘缟带,泉从石底响瑶琴。书生未解谈形胜,搔首青天感已深。

()

佳水佳山画不如,客怀全仗酒消除。寒江日落人家远,时有小船来卖鱼。

()

秋涛捲大江,轫发车站后。夜黑山浓腻,雨细风辐辏。

画意未须萌,诗锋忽暗斗。暂忘案牍劳,却话童年旧。

()

关山百折绕羊肠,铃语遥闻古驿旁。轮铁消磨成底事,风尘几个不郎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