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己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朗读

《己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是明代作家练子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月南风水倒流,
秦淮桥下问扁舟。
穿花燕子羽毛湿,
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
身陪冠冕侍瀛洲。
吾兄归去如相问,
衣采终期慰白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明代旅人访问他的兄长子白于秦淮桥的情景。

诗的开头,五月的南风倒流,显得异常炎热,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他来到秦淮桥下,询问扁舟(一种小船),向船上的人打听兄长的消息。秦淮桥是南京市的一座古老的桥梁,因其雅致和优美而著名。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燕子湿了羽毛和隔水望见的人家门巷幽静,展现了作者心情的落寞和孤寂。燕子是迁徙的候鸟,它们湿了羽毛可能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了风雨。作者透过燕子和人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离乡背井的苦闷之情。

接着,诗中提到了心中怀念庭闱(指家中的庭院),瞻望楚国的树木。这表明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土文化的眷恋。他身陪冠冕(指官服)侍候在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上,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离开了家乡,进入了异地,却依然念念不忘家乡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兄长归去的思念之情,希望兄长能够关心自己的衣着和容貌,以慰白发苍苍的自己。这里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关怀。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离乡的苦闷、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与兄长之间的深厚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锦字佩囊盛。密意分明。任卿卿我我卿卿。只向人前须讳道,素昧平生。

消受得倾城。薄福微名。判将憔悴答娉婷。不是相思空负却,一世才情。

()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

()

浮玉山高木叶稀,南田画本见依微。舟中不合回头望,如此茫茫一雁飞。

()

散花滩上,有烟杨多少。不系扁舟两年了。算山兄蜡屐,红友浮杯,莼香路、消领几回残照。

栅塘留滞客,梦也难寻,双点螺峰镜奁晓。无计约重游,桥赤帘青,拚日日、玉山同倒。

()

螺园冬日我来频,绛帐梅花报早春。寒气化为香雪海,高风清似玉堂人。

言欢有累煎茶碗,感旧无烦漉酒巾。寄与程门诸弟子,莫将熟客认嘉宾。

()

不问滦津两度秋,滔滔依旧绕山陬。沙明两岸沿疏柳,桥隐双虹卧碧流。

轮向怒涛声上转,云如奔骑足间浮。阴晴万壑归延揽,遥指前途说旧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