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晓日

卢沟晓日朗读

《卢沟晓日》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林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疏星寥落晓寒凄,
月色沙光入望迷。
野戍连云寒见雁,
人家隔水远闻鸡。
波间素彩涵秋净,
天际清光映树低。
马上曾惊残梦断,
钟声遥度禁城西。

中文译文:
稀疏的星星寥落,寒冷的黎明凄凉,
月色和沙的光芒混杂在一起,望去令人迷惑。
野外边的戍楼上连绵的云朵,寒冷中显现着飞翔的雁鸟,
人家隔着水面远远地听见鸡鸣声。
波浪之间的柔和色彩映照着秋天的宁静,
天空边的清澈光芒映照在低矮的树木上。
曾经在马上惊醒过的残破的梦境,
禁城西边传来遥远的钟声。

诗意:
《卢沟晓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和谐共存。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寒冷的黎明,星星稀疏,月色和沙光交织,远处的云朵和飞鸟,以及隔水传来的鸡鸣声。在这宁静和美丽的景色中,诗人隐约回忆起曾经的梦境,而禁城西边传来的钟声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寒冷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恬静的场景中,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星星的稀疏与月色的光芒、远处的云朵和飞鸟形成鲜明对照,凸显出清晨的寂静。同时,通过描绘离人们较远的野外景象,如戍楼、水面的对岸,诗人在表现景色的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唤起了读者的共鸣。马上曾惊残梦断,表达了诗人曾经在马上惊醒的经历,这种突然的惊醒使他感到残破的梦境。而禁城西边传来的钟声,则在这个宁静的清晨中犹如回响,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存在。这种对个人感受和现实生活的交织,使整首诗词更具有情感和思考的深度。

总体而言,《卢沟晓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清晨的感受,并融入对个人经历和现实生活的思考,使诗词更具有共鸣和深度。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林环

( 约1376—约1415)明福建莆田人,字崇璧。永乐四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从成祖至北平卒。有《絅斋集》。...

林环朗读
()

猜你喜欢

为客戎州啖荔支,江陵闰月熟应迟。晶盘玉手丹襦褪,最是相如解渴时。

()

残暑留余热,罗纨尚未捐。露华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见月团圆。

深草藏萤火,凉蝉咽柳烟。生憎虫语太缠绵。恼煞喓喓,恼煞搅人眠。

()

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

朱温一篡弑,发愤横雕戈。虽报上源雠,大义良不磨。

()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

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毗陵。

()

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闲官道力初成。任东华人笑,大隐狂名。

侥幸词流云集,许陪坐、裙屐纵横。看花去,哀歌弦罢,策蹇春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