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陉州回山

登陉州回山朗读

诗词:《登陉州回山》
朝代:明代
作者:茅大方

回山楼观拥烟霞,即是瑶池阿母家。
万里不来青鸟使,千年空老碧桃花。
汉朝天子求丹药,瀛海神仙望翠华。
欲问安期杳何许,沧溟清浅几桑麻?

中文译文:
回山楼上观赏山中云雾,犹如是瑶池仙母的住处。
万里之遥的青鸟未来传信,千年的碧桃花白白凋谢。
古时汉朝的皇帝追求不死之药,瀛海上的神仙向往翡翠华美。
想问问安期(即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在何处?茫茫大海波光粼粼,几多桑麻(指渔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陉州回山楼,远眺山中云雾的景象。诗中以山中的景色隐喻了仙境,将自然景色与神仙仙境相联系,给人以神奇灵动之感。瑶池阿母是道教中的神仙,这里将回山楼比作她的家,暗示楼上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诗中提到青鸟不来传信,碧桃花空老凋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青鸟是神话中的传信鸟,代表着远方的消息,但在这里却没有传来消息,暗示人们对遥远的仙境的向往却无法实现。碧桃花代表了美好的事物也会逝去,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汉朝天子追求长生不老的丹药,以及神仙们向往翡翠华美的仙境。这部分突出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美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神仙仙境的憧憬。

最后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思考和质问。安期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诗人想知道它的具体位置。沧溟是指辽阔的大海,清浅则是指浅薄,桑麻则代表渔民。这里通过对安期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山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寄寓了对仙境的向往、时光的流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明代诗人茅大方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江湖听雨归来客。手剪吴淞碧。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少年多少熏兰麝。金凤钗梁挂。年来我但写莲经。要伴荒庵一粟夜灯青。

()

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五万春花如梦过,难遣些些春恨。

帐亸春宵,枕敧红玉,中有沧桑影。定山堂畔,白头可照明镜。

()

江陵于分宜,相去一问耳。分宜无不至,江陵亦诚鄙。

但看郑乡校,书院曷可毁。毁之甚防川,天下纷然矣。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道人庐舍白云封,日日携琴过听松。香雪一窝明月夜,吟声遥度九龙峰。

()

窗俯大江流,西津入槛流。山光来蒜岭,树色入瓜洲。

百战人何在,千年阁尚留。临风怀子晋,应跨鹤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