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谣

筑城谣朗读

《筑城谣》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王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筑城谣

朝筑城,暮筑城,
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
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
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
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
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
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
何乃坐令民力敝。

诗词中描述了朝代中频繁筑城的困境和人民的辛苦。诗开头以"朝筑城,暮筑城"表达了筑城的频繁和持续性,而筑城却往往因为高度过高而倒塌。江南五月盛雨,使得城墙的崩塌与修筑成为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人人都感到苦不堪言。

诗中提到了为了筑城,大家不得不卖田地,小家则卖掉自己的财产来筹集资金。然而,不管白天筑城一寸还是晚上筑城一尺,所积累的都是齐民的血汗。作者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人们为了筑城而付出的极大努力和牺牲。

诗的下半部分开始反思筑城的意义。虽然筑城可以防备敌寇,但是人民的力量已经耗尽,再多的城墙也无济于事。诗中呼吁君王看到自己的卓越德行,将四海视为一个大家庭,而不再依赖于城墙的坚固来保护国家。金汤之固指的是用黄金熔铸的固体,暗喻城墙的坚固。最后两句诗批评君王依仗民力而不加节制的筑城行为,导致民力疲敝,令人深感痛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筑城的辛苦和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政策的批判。诗中暗喻君王应该依靠自己的德行和智慧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赖于城墙的强固。同时,诗词也展现了人民的辛勤劳作和无尽的牺牲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六载饥驱雪打头,故乡乱讯入羁愁。便违叔度易生吝,未信杜康能解忧。

世事危于军背水,客心忙似壑藏舟。异时瀛海编诗话,一集荆溪旧唱酬。

()

花是将离,曲成怜子,心情不似当年。桃笙选梦,绿酒说从前。

满地萝阴似水,无人到、斗草栏边。风初起、池萍点点,摇荡不成圆。

()

残雪板桥归路。的的玉人风度。拥袖障轻寒。恣他看。

闻道昔游如昨。添个洗红池阁。掩冉压墙花。是谁家。

()

绣榻近来闲。似整如欹欲卸鬟。自把毛诗教小凤,关关。

鹦鹉偷传唤阿蛮。

()

清凉素秋节,丛雁鸣云霄。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谣。

敝庐何必广,浊酒且自陶。诚愿游昆华,远招王子乔。

()

高秋立马鲍山旁,旅雁初飞木叶黄。十载故人泉下别,交情多愧郅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