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朗读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从来苏李得名双,
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
故欺张籍陇头泷。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和李公择的诗才的自谦之情,同时也对时代的陋庸和文人的境遇有所感慨。

诗中的"苏李"指的是苏轼和李公择,两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得名双"表示他们的名声齐名,但作者担心他们的才华会遭到时人的嘲笑和贬低,因为当时的社会氛围并不看重文学艺术,对于诗词创作的价值也持有怀疑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诗似悬河供不办"意味着自己的诗才如同一条汹涌的大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期望。而"欺张籍陇头泷"则是在说自己的才华不足以与当时的文学名家张籍相比,张籍被认为是文坛的泷宿,而自己则是陇头之水,相形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苏轼对自己才华的低估和对时代境遇的感叹。它揭示了当时文学界的冷淡态度和对文人的不公正对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省和对文学坚持的认可。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和联想,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诗意更加生动。整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简洁而富有含义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的独特才情和对时代的独立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餐霞吸瀣炯方瞳,时着青裙拜木公。
玉女投壶天为笑,却来绣岭伴仙翁。

()

谁谓相见欢,相见但凄楚。握手坐移时,转疑梦中聚。

胸有千百言,理之竟无绪。视我形骸非,何论旧心腑?

()

又整行装向石头,春云无赖紫骅骝。千门树色开长乐,双桨桃花过莫愁。

罢赋上林吾偃蹇,吟诗东阁汝风流。深秋傥下金陵鹢,为扫城南太白楼。

()
蚕丝百箔旧曾闻,未说新丝价尔分。
卒岁我无裘褐计,早知劝尔勿多云。
()
鹤发童颜歌负薪,衣襟不染一凡尘。
担头几点桃花片,恐是当年避世人。
()

远树惊寒线在衣,西风吹雪作花飞。清江碧嶂秋光里,不为鲈鱼也合归。

()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

纷纷亭锦映池塘,艳冶姿容淡泊妆。
醉去恍疑曾被酒,集来未必可为裳。
不怀绝色真如面。谁改新名作断肠,

()

一木难支大厦倾,阖门拚却赴波鲸。归来止为寻坟陇,隐去不教知姓名。

剩有诗篇传不朽,相从野老话生平。翩翩只鹤扶云去,群玉峰头籍大清。

()

三五月华新。
遨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

()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

燕拂人衣絮扑头,红英满地绿阴稠。
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

()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

四海文章一秘书,相逢不忍问何如。惊飙拂羽成经度,小地焚香得扫除。

是处衣冠归裸国,几年钟鼓堕华胥。闲身久谢江湖约,白鸟于人未是疏。

()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