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朗读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仰看鸾鹄刺天飞,
富贵功名老不思。
病马已无千里志,
骚人长负一秋悲。
古来重九皆如此,
别后西湖付与谁。
遣子穷愁天有意,
吴中山水要清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他仰望天空,看到鸾鹄高飞,意味着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追求。然而,对于富贵和功名,他已经不再思念,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物质追求的束缚。病马已经无法实现千里奔驰的志向,骚人(指自己)长久以来承载着秋天的悲伤。他认为古往今来,重阳节都有这样的情感和境遇,而离别之后,他心中珍爱的西湖又归谁所有呢?他认为这是天意所为,遣送自己的儿子远走他乡,他的愁苦也是有一番意义的。吴中的山水景色必将激发出清新的诗意。

赏析:
苏轼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超越和对人生的深思。他用鸾鹄刺天飞的形象来比喻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心境,同时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他通过病马和秋悲的描写,凸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悲伤。他认为重阳节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他心中的西湖又将归于何人,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散。最后,他认为天意导致了儿子远走他乡,这种遣送之苦也是有一番意义的,吴中的山水景色将激发出他清新的诗意,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执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在人生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他对功名富贵的超越和对艺术追求的坚持。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是苏轼优秀诗作的代表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箨石文章在,风流天下传。即看诗句好,想见老人颠。

绕座飞花雨,成阴荡碧烟。禅房春昼静,香接逆风前。

()

鸾吟凤叫下人寰,绝顶题名振笔还。樵客忽传仙墨满,禁中才子昨游山。

()

木叶改荣落,相将又一年。所业未殊昔,徒为悲逝川。

初谓不复尔,渐至乃依然。闻道果何日,诗书自简编。

()

垂柳阴阴亭榭,落花点点池塘。情怡平林暮霭,目极芳草斜阳。

水硙溪边自转,鱼罾篱外谁张?万里清光皎洁,数声笛韵悠扬。

()

七代传衣翰墨缘,新标斋榜有高贤。文如北斗珍韩子,集少红楼愧广宣。

新涨拍堤初过雨,妙香浮槛乍开莲。万峰深处光华甚,不让题梁玉局仙。

()

鸭绿投鞭自在行,梦中伸脚凤皇城。女墙银箭传呼急,早避淮南草木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