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白发四老人,
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
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
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
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
斯文定何间。
君看古井水,
万象自往还。

君归岭北初逢雪,
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
三人俱是识山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并没有在商颜(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仙境)中出现过。苏轼请求王晋卿在纸上画出自己胸中的山,以此来映照自己内心的景象。

诗中提到山中木老土石顽,表达了山中的自然景物在岁月流转中仍然坚守不变,与人的白发相对照。作者称赞天日光照射下的山谷景色五彩斑斓,意味着自然界的美妙和生机勃勃。

接下来,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虚,感叹文人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空灵之处。他鼓励朋友王晋卿观看古井中的水,表示在水中可以看到万象自然地映照,引发人们的思考。

最后两句寄语王晋卿,表达了苏轼和王晋卿都是识山之人,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赏识。苏轼以自己在江南见过五次春天,而王晋卿则初次到岭北见到雪,互相勉励对方体验不同的自然景色。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共同的修养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对山水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讲席斯文课切磋,肯因小邑废弦歌。新成试院觚初破,自是虚堂鉴不磨。

哕却鸾旂丝竹奏,输将鹤俸鼓钟和。奎声辉映弧星朗,到处葵忱听玉珂。

()

鸣亦依人,食亦依人,舞更态妍。溯来从沧海,青霄梦隔;

调经仙吏,碧眼绿牵。此日供粮,他年作骥,君亦何嫌琴棹间。

()

日斜风定数峰青,白鹭冲波掠翠萍。独倚垂杨竿不动,蓑衣飞上几蜻蜓。

()

绛雪呈奇瑞,琼枝花遍开。昆仑银烂漫,碧落玉崔嵬。

粉蝶凌风舞,霜禽接翅来。海天长不夜,真境识蓬莱。

()

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

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

()

鸳鸯城畔草萌芽,毳幕毡房著处家。风卷驼茸铺白氎,错疑边塞落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