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朗读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朋友文与可洋川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富有才华却过着清贫生活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苏轼以修竹的贱如蓬(指价值低廉)来形容朋友文与可洋川,暗示他的清贫生活。斤斧何曾赦箨龙,表达了朋友文与可洋川的才华和能力不应该被埋没。诗的最后两句渭滨千亩在胸中,意味着虽然朋友身处贫困,但他的心胸和志向是宽广的,拥有无尽的可能与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朋友文与可洋川的赞美,展现了苏轼对人才和志向的推崇。苏轼以修竹贱如蓬来形容朋友的贫困状况,但同时也在表达对他才华的认可。斤斧何曾赦箨龙一句暗示朋友的才能不应该被埋没,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机会。最后两句渭滨千亩在胸中则凸显了朋友文与可洋川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即使身处贫困之中,他依然怀揣着无尽的希望和梦想。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坚持追求梦想的敬佩和鼓励,以及对才华和志向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是处楼台是处风。夕阳欲下可怜红。水晶帘外望玲珑。

芳草生时人似雁,镜奁掩处鬓如蓬。不成将息只匆匆。

()

今年又被放,何以拜松楸。野服紫岚气,墓门青涧流。

云礽皆祖德,笔砚是先畴。三复漆雕语,闲云掩素秋。

()

自君之出矣,鸾镜不曾开。思君如璧月,皎皎照妆台。

()

东风一万里,吹我挂帆西。楚地缘江尽,蛮天到蜀低。

春云归雁远,山木乱猿啼。夜夜高堂梦,乡关怨鼓鼙。

()

悬厓一株松,经霜复经雪。倚涧五茎芝,日月精华结。

生成栋梁材,品格自高洁。异草本灵丹,服之增颜色。

()

望里东蒙近,微茫草树遮。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