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朗读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孝先风味也堪怜,
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麴先生犹笑汝,
枉将空腹贮遗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行中秀才的赞叹和遗憾之情。诗人苏轼称赞李行中秀才具有孝道的品德,他愿意像周公一样白天睡眠,以此来表达对李行中秀才高尚品德的景仰。然而,诗人感到遗憾的是,李行中秀才一直未能在他生前发表他的才华,就像是将有才华的麴先生埋没在空腹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李行中秀才的赞叹和遗憾之情。首先,诗人称赞李行中秀才具有孝道的品德,将他和周公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高尚品德。其次,诗人运用了与李行中秀才相关的典故,提到了麴先生。麴先生是一个传说中的聪明才智之人,然而他的才能却被埋没,这与李行中秀才未能发表才华有所呼应。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李行中秀才潜在才华的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简短而富有内涵,通过对李行中秀才的赞美和遗憾,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未能得到发扬的深深忧虑之情。这也反映了苏轼对人才的关注和对社会环境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

我行至北方,所见皆一概。岂有田子春,尚守卢龙塞。

驱车且东之,英风宛然在。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秽。

()

万柳堂前一柳无,词流散尽散樵苏。山东不少升平相,为溯前茅冯益都。

()

晓起篮舆逐队行,今朝差喜得春晴。翻畦早麦初成穗,绕径寒流自有声。

陇阪云移青嶂合,郊原风蹴绿波平。年来已识躬耕乐,何事劳劳又远征。

()

欹枕荒郊鸟乱啼,渐闻人语板桥西。愁边觅句天难晓,梦里还家路易迷。

两岸茭芦千里雁,五更霜月一村鸡。吴侬到此肠先断,况复高城急鼓鼙。

()

一年最是中秋好,八月欣逢两度过。彩耀桂轮前夕满,凉生玉露此时多。

入帘喜若重来客,照席欢宜续旧歌。自笑闲情谁得似,漏深更恋赏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