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羡君飘荡一虚舟,
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
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真聊尔,
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
种鱼万尾橘千头。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张山人归彭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张山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羡慕,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述了张山人漂泊旅行的情景,提到他来到钱塘(现在的杭州)游览了十天。在这段旅行中,张山人洗涤了心灵,使他的眼睛变得清澈明亮,而山水之间也激发了他写诗的愁思。在雪中乘兴的时刻,他真实地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但春天结束时,思念归家的情感又使他不得不停止旅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希望有一天能像范蠡那样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五湖之间,养鱼成千上万,种橘成千上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山人的旅行生活,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他羡慕张山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洗涤心灵,激发灵感。诗中的"水洗禅心都眼净"表达了旅行的益处,旅途中的经历可以使人的心境变得清净。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旅行的自由并非长久之计,春天结束时,他不得不思念归家。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范蠡那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交融为主题,通过对旅行、自由和归家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苏轼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雕阑月明。梅花韵清。竹枝满地纵横。听儿童笑声。

风庭露庭。谁家弟兄。人间至乐真情。兆多男戏婴。

()

溪口白云晴不归,溪边红雨沾人衣。老渔收罾坐钓矶,人家卖酒开双扉。

槎头鳊老鳜鱼肥,短蓑藉草相因依。欲醉不醉烟霏微,去与乱鸦投落晖。

()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

阑干畔,拜月试新妆。四壁蛩吟秋影瘦,一灯花落夜更长。

往事不堪伤。

()

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

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