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公著知吉州

送江公著知吉州朗读

《送江公著知吉州》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
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
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
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中文译文:
三个地方的风景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但依然觉得桐庐的风景更加清美。
不仅是为了躲避浊世的狂乱,时平的世道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初次戴上冠冕,学习文化,读书到日出时分;晚年进入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刚刚登上华省的高位,突然想起了过去在钓台上垂钓的时光,决心要回归自然的生活。
优秀的木材不应该被抛弃,要用来打造一匹名驹,以测试它是否能跑遍千里。
在官舍中侍奉亲人时,应该有所选择,得到郡县政务的派遣是可喜的。
一万艘洁白的船只连成一片,三千位红衣乐师演奏指挥。
簿书和会议的安排给我留下一些闲暇时间,也思考人生的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江公著送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江公著离开吴地(指江南地区)前往吉州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别之情。

首先,诗人用"三吴行尽千山水"的形象描绘了江公著离开吴地的旅途,表达了离别的辛酸之情。然后,通过对比,诗人提到了桐庐的清美风景,以突出吴地的美丽。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江公著在浊世中隐藏自己的心态,并称赞时平时代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表达了对江公著的赞许和鼓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江公著年轻时的学习和晚年的朝廷生涯,展现了江公著的成长和奋斗历程。然后,诗人突然想起了过去在钓台上的悠闲时光,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江公著未来的祝福和期许,希望他能像良木打造名驹一样,在任职吉州的同时,能有所选择并取得成就。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对江公著的深情厚意。通过描绘吴地的美景、赞扬江公著的才华和成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祝福之情。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抒情笔法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重。通过对吴地美景的描绘和对江公著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未来的祝愿。整首诗意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感情和细腻的描写能力,是一首优秀的送别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
商颜有神芝,岂徒乐苦饥。
可以起沉疴,可以滋容辉。
乞身在强健,行乐须及时。
愿言赋归来,慰我朝夕思。
()

晓风痴、绣帘低舞。霏霏香碎红雨。燕忙莺懒春无赖,懒为好花遮护。浑不顾。费多少工夫,做得芳菲聚。休颦百五。却自恨新年,游疏醉少,光景恁虚度。
猊烟瘦,困起庭阴正午。游丝飞絮无据。千林湿翠须臾遍,难绿鬓根霜缕。愁绝处。怎忍听,声声杜宇深深树。东君寄语。道去也还来,后期长在,紫陌岁相遇。

()

野鸢蹲枯桑,白日忽西注。一水东南奔,惊雷泄涛怒。

越闻凄凉弄,滞念剧攒蠹。岁时倦客身,云窅前村路。

()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濬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

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
坐看山头托宿云,一云才动万云奔。
霍然散作千村雾,远处昏来近处昏。
()
柳絮悠悠拂面轻,随风到处若为情。
西池应也无人到,一面青青萍自生。
()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

()

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

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

()

我爱山中人,冥心信绸缎寂。

危亭上绝巘,不染世人迹。

()

郯子论诗冀北空,晤言千里意常同。待晴紫陌堪萦手,行咏山光水影中。

()

露洗璇穹青杳杳。年光红入滩头蓼。翠盖撑烟吹半倒。

霜信早。一奁寒影磨清晓。

()
祝融职司南,凭宠不遗力。
呀呀三足禽,败羽悬枯腊。
釜鬵糜碎鳞,无地此身着。
楚炬方烘秦,湯征未自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