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夕朗读

《七夕》是一首宋代晏殊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子池深涨绿苔,
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
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
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
岂独人间事可哀。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诗中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哀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第一句“百子池深涨绿苔”,形象地描绘了湖水中绿苔的浓密,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九光灯迥绿浮埃”,九光指的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瑞光,绿浮埃表示瑞光的闪烁。这两句描绘了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喜悦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指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指的是天孙,织女指的是阿母,他们相会的时刻是在七夕节的夜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下面两句“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描绘了七夕夜空中的粉色仙桌和露水的湿润,以及宫廷中珠帘的闪烁。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了七夕节的神秘和浪漫。

最后两句“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分离的痛苦之情。秋河指的是天河,牛郎织女相隔在银河两岸,彼此相望却无法相见,诗人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离别的伤感之情。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牛郎织女传说的借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思念和哀怨之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朗读
()

猜你喜欢

昔有楚项羽,宰割封侯王。徙帝都上游,杀之于南方。

大权既分裂,海内争雄彊。何况咫尺间,嬴秦尚未亡。

()

此身已作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

丹实琼花海岸旁,羽陵山似峚之阳。一家可惜仍烟火,未问仙人辟谷方。

()

深山负险聚游魂,一种名为傀儡番。博得头颅当户列,髑髅多处是豪门。

()

临风一棹趁扁舟,芦岸村帘分外幽。满耳涛声流不尽,夕阳独立小桥头。

()

侧耳几回听,哀音尚渺茫。已经虚八月,莫更负重阳。

碧落寒无影,秋江夜有霜。稻粱连岁苦,恐不度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