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

和贾舍人早朝朗读
[注释](1)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天之将晓。箭:漏箭。计时的工具。(3)九重:皇帝居住之地,(4)龙蛇:旌旗上的图象。(5)世长丝纶:世代掌握皇帝的诏书。贾至及其父皆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6)凤毛:喻人有文采,不弱其父。


[译文]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色盎然,桃花如醉人脸色一般鲜红。绣者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高高飞翔。早朝结束后,朝臣双袖携满了御炉的香烟,珠玉般美妙诗篇写出来。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人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子贾至就可以了,
--------------------------
  此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唐书》:贾曾,景云中擢中书舍人,开元中复拜中书舍人。子至,字幼邻,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藁,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所为,今兹命册,又尔为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流涕。历中书舍人。《旧唐书》: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本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改大明宫,龙朔二年号蓬莱宫,咸亨元年改含元宫,寻复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天后改大明殿。《雍录》:唐都城有三大内:太极宫在西,故名西内;大明宫在东,故名东内;别有兴庆宫,号南内也。三内更迭受朝,而大明最数。

  五夜漏声催晓箭①,九重春色醉仙桃②。旌旗日暖龙蛇动③,宫殿风微燕雀高④。朝罢香烟携满袖⑤,诗成珠玉在挥毫⑥。欲知世掌丝纶美⑦,池上于今有凤毛⑧。

  (诗在四句分截,上咏早朝景,下和贾舍人。《演义》:初联,早朝之候;次联,大明宫景;三联,言退朝作诗,称贾至之才;结联,言父子继美,切舍人之事。上诗比诸公所作,格法尤为谨严。【朱注】春色之穠,桃红如醉,以在禁中,故曰仙桃,非用王母事也。【顾注】贾诗言凤池,公即用凤毛,贴贾氏父子,不可移赠他人,结语独胜。)

  ①卫宏《汉旧仪》:昼漏尽,夜漏起,省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陆倕《新刻漏铭》:六日无辩,五夜不分。【邵注】夜以五为节,起于甲,止于戊,又谓之五更,漏箭即更筹。《缃素杂记》:《梁武本纪》:帝燃烛恻光,常至戊夜。杜诗五漏声,正谓戊夜耳。殷夔《刻漏法》曰:铸金为司晨,具衣冠,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吴思元诗:“愁逐漏声长。”②《楚辞》:“君之门以九重。”阴铿诗:“上林春色满。”唐时殿庭多植桃柳,故岑诗言柳拂旌旗,杜诗言春色仙桃,皆面前真景。张性谓天颜有喜,如醉仙桃,误矣。《西阳杂俎》:仙桃出郴州苏耽仙坛。庾肩吾诗:“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③燕雀配龙蛇,以实对虚。《周礼》:“析羽为旌,交龙为旂,熊虎为旗,龟蛇为旐。”《释名》:“旂,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楚辞》:“仰观刻桷,画龙蛇些。”④《淮南子》:“大厦成而燕雀贺。”⑤庾信诗:“香烟龙口出。”《唐书·仪卫志》:凡朝日,殿上设黼■、蹑席、熏炉、香案。何逊诗:“还飘袖里香。”⑥曹植《与杨修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梁简文帝《答新渝侯书》:“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文选》:“摛文挥月毫。”⑦《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左传》:“世济其美。”唐人律格,多于五六作转语,结到七八句。杜《和早朝》诗,善于布格。《唐书》载玄宗曰:“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七句意本此。⑧晋王劭,风姿似其父导。桓温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宋书》:谢凤子超宗,有文词,作《殷淑妃诔》,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

  朱瀚曰:作诗须知宾主,前半撮略宾意,后半重发主意,始见精神。王、岑宾太详,主太略,岑掉尾犹有力,王则迂缓不振矣,必如此诗,方见格律。

  黄生曰:王元美嫌此诗后半意竭,不知自作诗与和人诗,体固不同。唐贤和诗,必见出和意。王、岑二首,结并归美于贾,少陵后半特全注之,此正公律格深老处,可反以此为病哉。且王结美掌纶,岑结美倡咏,惟杜兼及之,又显其世职,写意周到,更非二子所及。又曰:合观四作,贾首倡,殊平平,三和俱有夺席之意。就三诗论之,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穠李,一则千尺乔松,结语用事,天然凑泊,故当推为擅场。

  按:前人评此诗,谓其起语高华,三壮丽,四悠扬,无可议矣。颇嫌五六气弱而语俗,得结尾振救,便觉全体生动也。

  苏轼曰:七言之伟丽者,子美云:“旌旂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尔后寂寞无闻。欧阳永叔云:“苍波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又:“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可以并驱争先矣。小生亦云:“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又:“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亦庶几焉尔。

  今按,米南宫《浙江潮》诗:“天排云阵千军吼,地拥银山万马奔。”陆放翁诗:“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又云:“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皆雄伟激壮,可参唐人佳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

猜你喜欢

鬓云香满。宝钗寒颤。那更禁、柔情深浅。妆台娇步,照水看新艳。

又被薄情瞧见。

()

曙色天街,衣半湿,露华凉沁。何处是,双星一水,碧空遥浸。

夹道纱笼趋画省,几枝银箭传清禁。赋春城,批敕与韩翃,题宫锦。

()

入雒乘轩车,中宵心有愠。傥呼黄耳来,更得辽东问。

()

短发投荒又一年,每逢山寺便留连。远公自爱寻陶令,吏部曾无识大颠。

一片钟声和骨冷,半边月色可人怜。文章节义浑閒事,何日还题到白莲。

()

艳借鹅黄色静娟,梁园雪后倍幽然。开樽不觅罗浮路,剪烛真宜纸帐眠。

蜡国暖香融玉骨,孤山晴日染霜天。相看载酒容相过,欲向东坡学问禅。

()

道冠金缛。羞作趋时结束。可中庭。疏影分缃缥,轻香度素馨。

露犹溥晓色,风不带秋声。谁送东篱酒,醉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