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乐章二首

明堂乐章二首朗读

《明堂乐章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堂广大,众方来会。
祭祖考古,为帝王配。
乐奏虞曲,礼仪周制。
事务已成,皇帝亲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堂广场的盛况,各方人士齐聚此地。在这里,人们举行祭祖仪式,纪念先祖和帝王。乐曲奏响,奏鸣乐器演奏《虞曲》,礼仪遵循周朝的制度。当一切事务都准备就绪时,皇帝亲自来到明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明堂乐章的描写,展示了宋代王朝的盛世景象和庄严的宗教仪式。明堂作为皇帝举行重大礼仪和祭祀的场所,是国家权威和荣耀的象征。诗中的"万方时会"表明了来自四方的人们纷纷前来参与这一盛事,显示了朝廷的威严和统一的氛围。

诗词中提到的"祭祖考古"意味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溯。王安石通过这些描写,彰显了宋代文化的传承和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乐奏虞曲,礼从周制"表明了王安石对礼乐制度的推崇和遵循。虞曲是一种古代礼乐曲目,体现了尊崇礼制的思想。这种繁复而庄重的音乐被认为是祭祀仪式中最适宜的乐曲。

最后一句"厘事既成,於皇来塈"揭示了一切事务准备就绪,等待着皇帝的亲临。这表明了皇帝在朝廷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明堂乐章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王朝的繁荣和庄严,以及对传统礼乐制度的尊崇。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国家的忠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

()

解忧堪贳酒,况复对黄花。官罢人同惜,家贫我自嗟。

夕烽南海火,古戍北庭笳。何日销兵气,吾生幸有涯。

()

野色开平楚,湖光纳一亭。彩虹澄霁影,白鸟破空青。

波漾层层绣,山围叠叠屏。翛然真意远,行药过前汀。

()

叠叠银涛翻雪浪。黯黯冷云飞涨。垂藤古木,石壁高无量。

望蓬莱,三山远,长风荡。日月双丸小,来复往。天地渺无涯,窈空旷。

()

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

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淙淙急。忽到耳边,都是萧瑟。

()

树杪暮烟收,晴光逐水流。浅沙闲立鹭,轻浪稳眠鸥。

心月双圆镜,湖天一色秋。恍疑星汉里,缥渺玉京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