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朗读

《次韵吴冲卿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周南麟趾圣人风,
未有驺虞系召公。
雅颂兼陈为四始,
笙歌合奏以三终。
讨论诏使成书上,
休澣恩容著籍通。
墙面岂能知奥义,
延陵听赏自为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吴冲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以古代周南的麟趾圣人的风范来比喻吴冲卿,表示他是当代的杰出人物,无人能及。诗人赞美吴冲卿的才华和品德,他的诗文既有雅致的颂扬之辞,也能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悟。吴冲卿的诗篇像笙歌合奏一样动人,可以引领读者进入美好的境界。诗人认为吴冲卿的文章应该被讨论和研究,以使其思想和成就得到广泛传播。然而,诗人也提醒人们,诗文的真正奥义并不是墙面可以了解的,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欣赏,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对吴冲卿的崇敬之情。通过对吴冲卿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和品德高尚的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转喻,使诗词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吴冲卿的赞美,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词既是对吴冲卿的颂扬,也是对诗歌创作的探讨,使人们对文学的力量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孰知泉沸处,遂使履行难。

落粉销危石,流黄渍篆斑。轰声传十里,不是响潺湲。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铝贝雕螺各尽功,陆离斑驳碧兼红。番儿项下重重绕,客至疑过绣领宫。

()

南望江云暮,名泉何处流。吴城泰伯树,楚雨晋陵秋。

老去留沧海,归来逐白鸥。太湖如可泛,谁共木兰舟。

()

宗室屏藩重,朝端柱石崇。持身惟正直,应物本虚公。

青史经天略,丹心贯日忠。衔哀为作诔,难与述丰功。

()

湍响听泷泷,帘开对大江。园幽人迹少,把卷倚南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