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朗读

诗词:《次韵酬吴彦珍见寄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篁竹荒茅五亩余,
生涯山蕨与泉鱼。
家贫殖货羞端木,
乡里传书比仲舒。

白日忆君聊远望,
青林嗟我似逃虚。
春风渺渺乌塘尾,
漫得东来一纸书。

中文译文:

篁竹荒茅五亩多,
生活中有山蕨和泉鱼。
家境贫寒,但不愿从商,
乡里传来的书信胜过仲舒。

白天回想起你遥远的样子,
青林中我叹息自己似乎逃避现实。
春风轻拂乌塘尾,
远远地收到了一封书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片荒凉的山野景色,篁竹丛生,茅草荒芜,只有五亩土地,但生活中却有山蕨和泉鱼,暗示着虽然环境贫寒,却能享受自然的恩赐,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坦然和满足。

接着,诗人表达了不愿从商的态度,家贫却不愿通过殖民财富来改变命运。他认为乡里传来的书信胜过仲舒,仲舒是汉代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诗人认为乡里的书信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由此可见他对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满足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白天回想起友人的情景,感叹自己似乎逃避现实,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借春风轻拂乌塘尾的描写,表达了友人给他带来的温暖和希望。最后,他收到了友人寄来的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他们之间情感交流的象征,使他感到欣慰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情感交流的重视。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比喻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碧瓦指离宫。楼阁飞崇。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濛。

湖水自流东。桥影垂虹。三山秀气为谁钟。武帝旌旗都不见,盛世难逢。

()

一黑障空阔,相衔了不分。回翔如弄影,叫噪自呼群。

寒羽常依日,单飞未拂云。北风吹汝急,叶落正纷纷。

()

书来恳款见君贤,我欲收狂渐向禅。早被家常磨慧骨,莫因心病损华年。

花看天上祈庸福,月堕怀中听幻缘。一卷金经香一炷,忏君自忏法无边。

()

趁春涨。买鸭头、轻帆软橹,锦乡泛宅,来去鸳鸯湖上。

秦淮寸梦催别,又逐梅雨声中穿细浪。诗人携饯,数亭旗堠瓦、挐烟相傍。

()

宗室屏藩重,朝端柱石崇。持身惟正直,应物本虚公。

青史经天略,丹心贯日忠。衔哀为作诔,难与述丰功。

()

暮雨一帘初卷,东风万卉齐芳。隔林渔火明灭,沿溪笛韵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