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朗读

诗词:《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白下长干何可见,
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
亦自闻蝉第一声。

中文译文:
白下长干何可见,
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
亦自闻蝉第一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蝉为题材,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白下长干何可见”,白下长干是地名,指的是古代南京的一片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人们无法再看到往昔的景象。

第二句“风尘愁杀庾兰成”,描绘了尘世的忧愁和沉沦。庾兰成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里代表了多少人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困苦而感到痛苦和沮丧。

第三句“去年今日青松路”,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诗人将过去的时光与现在的时刻相对比,通过“去年今日”一词,强调了时光的不可逆转。

最后一句“亦自闻蝉第一声”,表达了诗人对蝉鸣的关注和敏感。蝉鸣是夏季的特有声音,它的出现标志着夏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不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蝉、青松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启迪,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

()

素羽轻翻,淡然无暑,棱棱当暑偏清。梨云门掩,甘自让娉婷。

问道葵榴争艳,应愁说、茉莉佳名。裁蕉叶、停毫倚石,香韵赋难成。

()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

言登孤竹山,忾焉思古圣。荒祠寄山椒,过者生恭敬。

百里亦足君,未肯滑吾性。逊国全天伦,远行辟虐政。

()

巡植登陴愧壮夫,斗间妖孛认模糊。遗民已听千家哭,贼火还愁万室枯。

大将空传拥鹅鹳,团兵犹虑聚萑苻。七朝涵养称全胜,此日彫残那易苏。

()

不朝不野无拘束,白发也添千缕。竹笠冲烟,棕鞋踏草,旧日沙堤慵住。

孤行谁侣。任南粤东齐,有时燕楚。十载飘零,而今可是那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