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古寺朗读

诗词: 《古寺》
朝代: 宋代
作者: 王安石

寥寥萧寺半遗基,
游客经年断履綦。
犹有齐梁旧时殿,
尘昏金像雨昏碑。

中文译文:

古老的寺庙寥寥无几,只剩下半块废墟,
游客经过多年已断履綦。
仍可见到齐梁时期的古殿,
尘土昏暗了金像,雨水模糊了碑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描述了一座古寺的景象和沧桑感。诗中的古寺已经凋零残败,只剩下半块遗址,寥寥无几。游客经过这里已经有很多年了,他们的足迹已经断绝,寺庙变得十分荒凉。

然而,尽管寺庙已经荒废,仍然可以看到古代齐梁时期的古殿的痕迹。这些旧时的殿宇虽然被尘土所掩埋,金像也被昏暗所遮蔽,碑文也模糊不清,但它们依然存在,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寺庙作为一个宗教场所,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难免遭受岁月的摧残。然而,尽管时光已经改变了一切,古寺的遗址和残存的建筑仍然能够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寺的凄凉景象,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和历史的暗示,表达了作者对兴衰的思考和对历史遗迹的敬重。它唤起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王安石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久坐寒灯暗不明,林钟敲尽更无声。惟馀一树梅花月,犹照枯禅午夜清。

()

长啸返林壑,息心了无求。盈虚有真宰,得失忘喜忧。

怀此得真趣,因之绝世游。烟霞最深处,麋鹿皆吾俦。

()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

自君之出矣,鸾镜不曾开。思君如璧月,皎皎照妆台。

()

龙山何郁盘,蕴秀在深谷。石门阖何年,千古秘仙躅。

兴到来寻幽,登临仗筇竹。徘徊绝蹬闲,竦然骇心目。

()

朝从屠沽游,夕拉驺卒饮。此意不可道,有若茹大鲠。

传闻智勇人,伤心自鞭影。蹉跎复蹉跎,黄金满虚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