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

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朗读

《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大雨过后江水暴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墙角蚊雷喧甲夜,
湿星昏昏出云罅。
临堂仰占久叹吒,
悬知龙君未税驾。
行人困苦泥没胯,
居人悲啼江入舍。
便晴犹可望秋稼,
努力共祷城南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大雨过后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大雨带来的破坏和对人们生活的困扰。诗中的场景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首先,诗中提到“墙角蚊雷喧甲夜”,形容了雨夜中蚊子的嗡嗡声,暗示了雨势之大。接着,诗句“湿星昏昏出云罅”,描绘了天空被雨云遮盖,星光昏暗。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人们在大雨中的苦难。诗句“临堂仰占久叹吒”,表达了作者在家中仰望长久的大雨,感到无奈和叹息。接着,“悬知龙君未税驾”,暗示了江水的暴涨,预示着更加严峻的灾害。

接下来的两句“行人困苦泥没胯,居人悲啼江入舍”,描绘了行人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居民面对江水冲进家门而感到悲痛。这些描写表达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困扰和破坏。

最后两句“便晴犹可望秋稼,努力共祷城南社”,给人以希望和努力的力量。诗人表示,即使在大雨过后,只要天晴,人们仍然可以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同时呼吁大家共同祈祷,共同努力,来保护家园。

整首诗以其精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变迁的思考,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的磅礴与伟大的同时,也体会到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坚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六载饥驱雪打头,故乡乱讯入羁愁。便违叔度易生吝,未信杜康能解忧。

世事危于军背水,客心忙似壑藏舟。异时瀛海编诗话,一集荆溪旧唱酬。

()

春水满池塘,春光入草堂。黄茅初盖顶,紫燕欲窥梁。

卉木见真趣,图书森古香。濛濛新雨歇,花萼婉清扬。

()

疏帘潇洒,幽窗寂静,旖旎秋花数点。抛残彩线与金针,消受个、等身万卷。

松风候到,茶烟轻漾,湘榻桃笙半卷。拼将数米与量柴,换得个、清闲安晏。

()

淞江东流水波缓,王莽之际尤枯旱。平野云深二陆山,荒陂草没吴王馆。

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岂无循吏西门豹,停车下视终徘徊。

()

夕阳半明射城堞,四月打头飞木叶。出门蜡屐无好山,差喜危楼高百级。

绕城三尺沙没濠,欲与废垒争低高。其间草木亦萧瑟,大抵苦竹兼黄蒿。

()

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晨诵白驹诗,相思在空谷。

稍长诵楚些,《招魂》招且读。陈为乐之方,巫阳语何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