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寺

和北寺朗读

《和北寺》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寺庙依靠在苍崖上,历史悠久。
僧人白天关闭寺门,过着闲适的生活。
晨间云雾离开山岭,夜晚鸟儿回到林中。
领悟佛理,看见佛旗摇曳,临风时想起佛陀的僧袍飘飞。
寄托心思于玄观之外,更加觉得自己的一生渺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北寺的描绘和感慨。北寺依山而建,历史久远,给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感觉。白天,寺门紧闭,僧人们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清晨的时候,云雾从山岭间散开,夜晚的时候,鸟儿归巢,这些景象都展现出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在这个寺庙中,作者领悟到了佛陀的教义,佛旗在风中摇曳,让他想起佛陀的僧袍在风中飘荡的景象。最后,他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在玄观之外,更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北寺的景色和寺庙中的僧人生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观和宗教意象的融合,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昔君赠诗要我和,我诗不成久负诺。当时取酒宣南坊,君在翰林我归卧。

欲报木瓜终阙然,未暇草书诚懒惰。相别频年如避债,不谓一朝能见过。

()

倦游垂老,为东风瘦尽,十年花骨。翠袖青衫成间阻,久被软红埋没。

银叶轻翻,宝钗重炷,一夜寒灭活。领头心字,篆香浑未消歇。

()

江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

过收灯、峭寒尚在,香孕老梅猩点。冷烟里、尖风吹暝,听尽远林鱼板。

珠榨未流,琼签先动,锁印吟情健。吠仙尨、绿齿声喧,试启竹门笼烛,墨纱催剪。

()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

晓起篮舆逐队行,今朝差喜得春晴。翻畦早麦初成穗,绕径寒流自有声。

陇阪云移青嶂合,郊原风蹴绿波平。年来已识躬耕乐,何事劳劳又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