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六祖长老颂

与六祖长老颂朗读

《与六祖长老颂》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与六祖长老颂》

昨夜三更,有人点烛。
烧尽十方,天堂地狱。
不知是谁家之子,都无面目。
但只向深草中藏,莫向孤峰上宿。
斋时有饭,天明有粥。
自然而得,山青水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佛教六祖惠能的敬仰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诗人描述了昨夜深夜的景象,有人点亮了一盏烛灯。烛灯的光芒照亮了天堂和地狱,象征着点燃智慧的光明。诗人感慨万物之中,无论贵贱、出身,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具体的形象。他呼吁人们将心思深埋在宁静的草丛中,不要在孤峰上过夜,意味着不要追求虚名和浮华。在修行中,诗人认为只需在斋戒时吃些简单的饭食,在天亮时喝些清粥即可。自然的食物和景色可以滋养身心,使人心境清明,山青水绿尽显大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思考。他通过烛灯的意象,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指出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界限,让人们不再被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所束缚。诗人以深草和孤峰对比,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态度。他呼吁人们在修行中以简朴的饮食为养,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山水之美。这首诗词既传达了修行者的心境,也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总体而言,黄庭坚的《与六祖长老颂》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他对智慧和修行的理解,同时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启示性的思考,为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瘦碧临流画不成。苦携嫣梦听鹃声。天涯别有伤离意,替惜尊前浪送迎。

()

承恩结束辞南内。油壁拥,芳尘碎。绿熊茵贴紫貂裘,香满一身珠翠。

玉骢骄软,彩鸾偷傍,不觉珊瑚坠。

()

平明遥指五云看,十九年来一寸丹。合见文公还晋国,应随苏武入长安。

驱除欲淬新硎剑,拜舞思弹旧赐冠。更忆尧封千万里,普天今日望王官。

()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

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

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南北泻两河,吐纳百川细。挽漕日夜来,贡赋无留滞。

()

江南好,女伴斗芳丛。缓束湘裙春水软,薄梳蝉鬓绿云松。

低压亚枝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