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 其七

山中杂兴 其七朗读

《山中杂兴 其七》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暂时光中寻找诗句,
长歌独自倚在楼上。
野云迷失了游人的思绪,
花雨使春天的忧愁更加混乱。
思考事务时回忆起王猛,
阅读书本时怀念马周。
我老去了,但我的信念依然在,
每一件事都留在了沧洲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逸情境。他在短暂的时光里寻找灵感,倚在楼上长吟高歌。野云飘荡迷失了游人的思绪,花雨的降临使春天的忧愁更加混乱。在思考事务时,他回忆起了王猛,而在阅读书籍时则怀念马周。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老去,但他的信念仍然存在,他将每一个经历都留存在了沧洲之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逸心境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回忆的手法,通过描绘野云迷失游人的思绪和花雨增添春天忧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忧愁的氛围。在思考事务时,诗人回忆起了王猛,显示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思考;而在阅读书籍时,他怀念起马周,彰显出对文学传统的怀旧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将自己的经历一一托付给了沧洲,展现出一种对生命和历史的超越和传承的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回忆的交融,以及对老去和传承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山中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与反思。同时,诗中表达的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传统的敬仰和怀旧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王冕独特的诗词才华和对生命和文学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王冕朗读
()

猜你喜欢

()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亟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飚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
寒水茫茫浸月明,疏钟杳杳带霜清。
一樽浊酒有妙理,十里荒鸡非恶声。
物外虽增新跌宕,胸中未洗旧峥嵘。
颓然坐睡蒲团稳,残火昏灯伴五更。
()
深院萧萧梧叶雨。
知道秋来,不见秋来处。
云压小桥人不渡。
黄芦苦竹愁如雾。
()
汤饼随缘和酱醯,六年三潦念民饥。
重逢白发人生日,愿见黄梅雨止时。
诗好远过千岁寿,家贫深负五男儿。
许身稷契杜陵老,岂谓残生乃至斯。
()

天风吹水幻千沤,蜃气楼台日夜浮。我且掉头归去也,故山傥足稻粱谋。

()

作戈如挽百钧弩,腕力想能回万牛。江夏当年有童子,未闻落笔写银钩。

()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
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
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
今年八十一,仍卧旧处所。
()

美人为寿小楼中,镜里荷花朵朵红。苍鬓不能同白面,玉杯推出紫芙蓉。

()
春工沤丝呈巧力,红日如梭万花织,爱花荡子不爱命,郊花骊姬似荀息。
草木摇落天地闭,贤哉梅也众不识。
灵根九转到仙品,千古离骚作书色。
涨晴痴暖动山意,攀翻健倒苍苔石。
()

疾眺若幻术,常笑虱缝拘。
动致磨齿牙,害止搔皮肤。
纖芥何足云,有人饲于菟。
()

赵侯佳公子,妙伎数三绝。对君如春水,熇熇消内热。

一为药石误,良会能契阔。便当亟相过,共此良夜月。

()

车如鸡栖马如狗,闭门常多出门少。
去天尺五张公子,官居城南池馆好。
健儿快马紫游缰,迎我不知沙路长。

()
肃肃临下,有威有容。
循循事上,惟信惟忠。
盛礼兴乐,示慈训恭。
君臣协吉,惟道之从。
()

隔水不得语,中肠千万回。知公望我至,如我望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