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朗读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昔日和文士,中间待坐宾。
曾与才子共同欢乐,坐在文士的中间。
游部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游历各地,感到自己年纪已大,待遇却不如其他人那样优厚。

第二首: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
刚刚感叹龙门山的遥远,突然又惊讶于马的鬃毛的新鲜。
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在西园的游乐场所,引领着别人,只是沾湿了自己的巾帕。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司马光对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受的思考。他曾经与才子们一同欢乐,但如今却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待遇不如从前。他游历各地,感叹着龙门山的遥远,同时又惊叹于马的鬃毛的新鲜。最后,他在西园的游乐场所引领别人,只是自己的巾帕却被湿了。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

猜你喜欢

客许真无定。乍重逢、劳劳亭下,片帆思逞。且尽临分杯中物,小住长干烟艇。

猛记得、春深三径。朱沈风流双点笔,井桐花、嫩拂斜阳暝。

()

鹿苑凋残久,登临法界宽。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断碑横蔓草,剥落有谁看。

()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

客路三千里,秋声一雁过。大风看渤海,落日渡辽河。

山势长城远,霜威古塞多。萧条愁折柳,莫漫唱离歌。

()

小胆依人姊妹行,时惊鸡犬一徬徨。如何衰草寒烟里,一例孤坟傍白杨。

()

已凭浅醉依魂梦,多分春风乱圣狂。此地韶华成负手,旧山岚气压颓墙。

潦痕上阪蛇行迹,雪后开门笋出香。尚欲移家穷去住,满川花雨入斜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