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桐轩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桐轩朗读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桐轩》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
旭日升起在东方的角落,照亮了庭院中的桐树。
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
桐树郁郁葱葱,仿佛古人的风采。
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
稀疏的枝条高耸入云,茂密的叶子如翠羽覆盖。
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
正午的景色似乎清新明亮,夕阳的余晖留下残红。
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
雨声响彻屋檐之外,风儿吹拂户牖之间。
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
主人政务繁忙,但仍有闲暇,悠然自得地欣赏。
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嗈嗈。
最终将会成为一位有威严的官员,展示自己的才德,声名远扬。
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再次弹奏五弦琴,排除烦恼,歌唱皇宫的曲调。

这首诗词以描写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桐树的形态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风采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旭日升起、疏密交错的枝叶、雨声和风儿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身前途的期许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趣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

猜你喜欢

西风露零。高楼笛声。无端吹起离情。落梧桐叶轻。

三更四更。云窗未扃。小蟾斜影分明。挂栏干正平。

()

养护春寒怕卷帘。吟笺绣帖不曾拈。玉人可也思恹恹。

折去梅花鸾羽便,寄来莲瓣凤头尖。粉痕犹印指纤纤。

()

宝殿烛辉煌,承恩宿未央。御炉香不烬,宫漏滴初长。

阶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太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

()

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

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

()

未到莺花丽,春郊兴不穷。黄垆飐酒旆,青藓递诗筒。

淡荡河干柳,轻柔花信风。韶光悟造化,漫负此微躬。

()

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大都诗思因禅悟,一半钟声带雨昏。

短榻横眠聊自适,孤镫枯坐向谁论。毕生消受清閒福,惭愧难酬出世恩。

()